【國際】沙、俄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 國際油價照摔 焦點轉向G-20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達成創紀錄的石油減產協議,以重振因新冠疫情衝擊下價格暴跌而萎靡不振的石油市場。
國際油價周四仍然重挫,投資人認為OPEC+的減產計畫不足以抵銷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需求破壞的影響。
紐約5月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期貨下跌2.33美元,收於每桶22.76美元。布蘭特原油6月期貨合約下跌97美分至每桶31.87美元。
如今焦點轉向將於周五召開的20國集團(G-20)能源部長會議。儘管OPEC+達成歷史性協議,卻未能推動油價在周四上漲,若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的主要產油國也加入減產行列,或許能為重振油價增添力量。
有代表表示,OPEC+在周四電視會議上初步達成協議,將在5月和6月實施大約每日1,000萬桶的減產措施。有代表說,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將把各自日產量降到大約850萬桶,所有成員均同意減產23%。
代表也表示,OPEC+希望G-20每日減產最多500萬桶,即使G-20不加入行列,他們仍將減產。
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 Ltd的首席石油分析師Amrita Sen表示,「無論如何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都得減產,這樣做也可以給他們在政治上加分」。
整體減產數字相當於把全球供應減少大約10%,但遠無法彌補需求的下滑,一些交易商估計需求萎縮程度最高會達到3,500萬桶/日。
俄羅斯堅持認為,尤其是美國不能只靠市場力量推動其創紀錄的石油產量下降。另一方面,川普則表示因低油價導致頁岩氣行業陷入困境,美國產量「自然而然」會下降。
美國官員表示,對OPEC+減產表示歡迎,稱這將是展現所有主要產油國都將有序應對疫情造成的市場現實的一個信號。
OPEC+的初步計畫是兩個月後將視疫情發展逐步收縮減產規模。一名代表說,從7月開始,減產規模可能從每日1,000萬桶降到800萬桶,然後從2021年1月開始降到每日600萬桶。(資料來源:money.udn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