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日本7月出口依然疲軟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819日,日本財務省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疫情流行抑制海外需求的影響持續,日本7月出口依然疲軟。

數據顯示,日本7月出口額為5.3689萬億日元,年成長率下降19.2%,連續第20個月下滑,也是連續第五個月出現兩位數百分比的降幅,但略小於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的下降20.9%

7月份,日本對中國出口增長8.2%,這是七個月來首次轉為增長。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除了銅等有色金屬和汽車出口增加之外,半導體等製造設備出口增加23.6%。體現出中國生產活動最先重啟,經濟復甦正在持續。

7月日本對美國出口仍然疲弱,下降了19.5%,為連續第12個月下滑。對美出口不振的原因在於,深受疫情打擊的美國對日本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需求驟降,從而減少了進口。但7月日本對美國出口整體的降幅相比幾乎減半的56月而言也在慢慢復甦。

日本7月進口額為5.3572萬億日元,年成長率減少22.3%。出口減去進口的貿易收支為順差116億日元,這是時隔3個月再次出現順差。

分析認為,儘管全球主要市場重新開放,但作為日本經濟增長主要動力來源的出口依然疲軟。在歐洲以及在美國的某些地區,病例急劇增加,表明出口的復甦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最近幾週感染病例數增加,但日本的疫情應對情況仍遠好於美國和其他主要市場,不過日本經濟對貿易的依賴使得其復甦並不穩固。

目前全球部分國家復甦正在進行中,一旦疫情形勢放緩,歐美國家及中國的經濟活動得到恢復和持續,這或將有助於支持日本未來的出口。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出口將繼續復甦,同時進口的情況也將保持同樣的步伐。

然而,目前的貿易規模仍遠未達到疫情前的水平,預計“暫時”仍將保持疲弱。同時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對病毒進一步傳播的擔憂,都是可能給復甦前景蒙上陰影的因素。

今年二季度,日本經濟月成長率下降7.8%,按年率計算下降27.8%,為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降幅。至此,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分析人士認為,預計經濟在觸底之後,第三季度會出現月成長率上升。但因就業環境和收入不佳,預計今後一段時期日本各種消費都將受到抑制,這將大大限制經濟恢復。(資料來源: tex-asia0824)☺

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