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服飾消費回溫 紡纖產業振奮
疫情趨緩,服飾消費市場景氣重回活絡,Nike、Adidas、GAP等全球品牌服飾廠追加訂單,下單動能增強,振興了國內紡纖供應鏈,從上中游的酯粒、工程塑膠、加工絲、尼龍,到下游的布、成衣代工廠齊受惠。市場預期,2022年上半年之前,整體紡織產業環境都正向看待。
▲原料上漲帶動 產品報價攀升:
紡纖廠多數都已南向設廠、不斷擴充東南亞市場的生產基地,隨著越南解除封鎖,南向紡纖廠稼動率陸續回升,2021年第四季營運已有明顯回升,預期可延伸到2022年的上半年。展望2022年,目前無論是國內的上中下游紡纖廠,以及著重南向的成衣廠,皆對需求面發展持正向看法。
其中,國內紡纖廠有越南轉單、以及原料上漲帶動產品報價提升的優勢;而南向的紡纖廠,也因產線稼動率提升、品牌客戶銷售佳強化下單量。
由於利多題材不斷,多數業者指出,到手的「確定訂單」能見度已達2022年第一季,部分紡纖廠甚至已接單到2022年第二季。因此對於2022年上半年的營運,都樂觀看待。
遠東新是國內唯一從PTA、聚酯到成衣紡纖一條龍廠,隨著越南廠復工,稼動率拉升,紡織事業從2021年第四季反彈往上,在終端需求強勁,營運成長動能可望延伸到2022年的第一季。
環保回收材質產品是遠東新的強項,也是整個全球服飾產業,為符合節能減碳潮流的採購趨勢及標準;2021年下半年,中國實施能耗雙控,限縮了PET的供給,且歐美飲料品牌廠提前儲備庫存,加上遠東新持續擴大R-PET(回收聚酯粒)的產能,需求強勁,遠東新的環保材質訂單及營運成長動能,從2021年第四季,到至2022年全年表現都可維持正向。
主要產項為化纖、瓶用酯粒及工程塑膠的新纖指出,先前中國限電、能耗雙控,造成供給吃緊,激勵聚酯紗線價格大漲,2021年的第四季雖有回檔,不過,預期2022年仍可維持高檔;至於工程塑膠,受季節影響較不大,2022上半年營運應可維持穩定。
受惠棉價上漲,2021年南紡的紡纖本業營運大成長。越南廠從2021年第四季逐步恢復正常生產,預計2022年開工率可恢復滿載生產;加上國際棉花報價仍在高檔,搭配產銷量增加,2021年營運成長力道更可望延續至2022年第一季。
主要產項為加工絲、瓶用酯粒等產品的力麗,2021年第四季到2022年首季的價格,應可維持在高檔,而手中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2年2、3月;且印尼廠產能利用率全產全銷,預期2022年第一季營運成長動能仍強。
尼龍主要原料CPL報價在2021年的第四季,雖隨著油價下滑,但供需仍吃緊;加工絲價格則維持高檔,下游客戶拉貨動能仍強,聚酯加工絲廠宏益及尼龍廠集盛預期,2021年第四季營運表現會有一波高峰。而在下游客戶拉貨動能隨服飾消費市場的復甦增強,2022年首季的整體景氣,還是看好的。
疫情趨緩,海運塞港、缺櫃的因素減少,歐美服飾消費市場去化加快,品牌服飾廠在庫存量低,已加快下單能量,成衣廠訂單能見度因此增強,包括儒鴻、聚陽、廣越及冠星-KY手中訂單,已到2022年第一季,業績成長幅度將隨訂單能見度的增強加大,預期整個2022年的產業景氣樂觀。
儒鴻2022年第一季的客戶訂單已滿手,目前正在與品牌廠談定第二季訂單,且即將完成。
聚陽來自於GAP及Target、Kohl’s等美國大型零售商的訂單也是滿手,能見度已達2022上半年。
廣越四大客戶中,Nike訂單動能強勁,有望達翻倍成長;Adidas增長無虞;Patagonia維持40%~50%增長、VF小幅增長。其餘品牌如Aritizia與Under Armour等,皆維持雙位數擴張。
▲成衣廠接單旺 營運前景樂觀:
因服飾消費市場回溫、客戶訂單需求強勁,廣越指出,目前掌握的確定訂單已達2022年6月,預估訂單則看到2022年第三季。
冠星看好2021年第四季業績「淡季不淡」,主要品牌客戶展望正向,預估Adidas、GAP、Puma、Nike等客戶2022年度將有雙位數成長,成長力道將延續至2022年首季,訂單能見度更已到2022上半年。
儒鴻預期2021年第四季營收成長趨勢,可延續到2022年第一季,營運可呈現淡季不淡,應有雙位數年增,而在平均單價有調升、新舊客戶加碼下單下,有信心2022年的第二季可持續繳出年增表現。
對於2022年的營運前景,聚陽表示,未來三年集團將有新市場、新客戶、新產品三項創新,以及供應商集中統合、價值鏈垂直整合、數位化商品整合等三個整合,這些成長動能的挹注下,營運表現審慎樂觀。
廣越受惠於遞延訂單出貨,2021年第四季的營運可超出市場預期,呈淡季不淡;由於在手訂單已到2022下半年,依出貨排程,2022年首季可望轉為旺季,二位數成長應可期待。
冠星表示,除現有客戶,新客戶開發也大有斬獲,2021年第三季末起,已出貨快時尚跨境電商SHEIN,替成長動能增添生力軍。(資料來源:ctee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