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IOT+智慧紡織+精準醫學 跨業簽MOU拚三贏
為加速跨業交流合作,台灣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台灣智慧型紡織品協會、台灣精準醫學學會昨(5)日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理事長黃崇仁表示,AI(人工智慧)加上IOT(物聯網)所帶來的AIOT風潮,是物聯網產業在各行各業開始普及的關鍵,期望透過跨業合作的方式,讓AIOT從雲端降落凡間,成為普羅大眾都能使用的產品與服務。
黃崇仁指出,在多元應用發展的新AI時代,資訊、大數據、系統、網路等方面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硬體。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蘋果近期生意有下滑的現象,讓微軟的市值一度超越蘋果,由此可以深刻感受到,硬體發展的腳步變緩,而軟體在未來將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指標。
此外AI運算和物聯網應用會產生龐大的數據資料要處理,若晶片速度跟不上仍舊無法解決問題,因此台灣產業要發展AIOT,應該要以半導體產業為基礎,況且台灣在此領域基礎完整,在國際上也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不論終端應用發展如何,都要借助半導體的力量成功機會才大。
黃崇仁強調,隨著PC、NB、手機等電子產品走緩,台灣應該結合各領域基礎優勢去搭上新機會,走出一條新的道路,況且終端應用會隨著想像力不斷創新,AIOT的未來可說是商機無限。以此次和智慧紡織、精準醫學合作為例,隨著電子導入紡織的技術成熟,在貼身衣物上添加傳感器,並隨時蒐集身體的資料數據,以達到健康自檢、疾病預防、安全防護等,這就是所謂的衣聯網。
台灣智慧型紡織品協會理事長林瑞岳表示,智慧衣物就像是人體的外部神經,可以蒐集大量數據結合物聯網並加以分析,未來還會跟遊戲產業、智慧家居等領域合作。據資料統計,智慧布料的淺在市場有百萬級美金的規模,每年更是以30%的複合率持續成長,而台灣布料在全球比重占7成,很有機會從這龐大的商機中受惠。
台灣精準醫學學會理事長張廷彰分析,雲端醫療有望改變未來的就醫模式,過去許多要到醫院才能診斷的數據,將來可透過貼身設備進行蒐集,如Apple Watch的心律測量、跌倒偵測就是很好的例子。目前他們在手的專案是針對胎兒所設計,透過孕婦貼身衣物上的傳給器,去偵測胎兒的心跳、胎動等,目前相關產品已有雛型。張廷彰更指出,衣聯網可以隨時偵測身體變化,加上汽車搭載GPS已成主流,未來在人身上配備GPS也不無可能,因此在預防年長者走失、事故立即通報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資料來源:chinatimes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