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疫情考驗越南製造
中美貿易戰期間,越南因為擁有低廉的勞工以及當地政府親商政策的加持,使得全球的大型企業,相繼將生產重心由中國轉移至越南。
但如今情況急轉直下。越南7月起疫情大爆發,確診驟增至數千人,因該國人民疫苗接種率低,病毒急速擴散,8到9月間單日感染甚至衝上數萬人。越南政府祭出嚴格的封鎖措施,導致各地工廠產能大受打擊。
▲外企將產線轉至他國:
眼見越南長期封鎖, Nike、Lululemon等外國企業,紛紛將產線轉至其他國家,一些業者開始思考當前仰賴越南的生產策略是否應該調整。
體育用品巨擘Nike的運動鞋產線約一半設在越南,9月曾表示由於工廠關閉,該公司已損失十周產能。根據美國券商BTIG估計,十周產能損失約合是一億雙鞋的產量。Nike預估,未來八個月自家產品將供不應求。
Nike財務長佛蘭德(Matt Friend)上月曾指出,「從疫情相關的關廠經驗來看,重啟廠房和恢復至產能全開,需要一些時間」。該公司提到,其他地區的球鞋產線已提高至最大產量,服裝產線也正移往中國等地。
越南美國商會8月底調查將近100家製造商代表看法,結果發現約有五分之一的企業已將產線轉往他國。
越南美國商會製造與供應鏈任務小組負責人莫雷諾(Jonathan Moreno)表示,「人們現在瞭解到,無論是中國、越南或任何地方,你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就供應鏈的觀點來看,你不能局限在一個國家。」
根據越南政府先前對製造業的要求,企業必須讓員工吃、住、工作都在工廠內,或是透過社區隔離,否則就得全面關廠。
奧勒岡大學政治學教授Tuong Vu認為,越南此次的封鎖比較不具效益,因為病毒在封鎖啟動前早已廣泛傳播,尤其Delta變種病毒傳染格外迅速。
在越南產業聚集的南部地區,對於擁有數千員工的製鞋與成衣工廠來說,要讓員工全部生活聚集在廠房,實施難度相當高,因為無法容納如此多人居住,這導致許多廠房因此關閉,或僅讓重要產線運作。
▲疫苗接種率僅9%:
越南疫苗接種率也落後他國。根據Our World in Data 9月數據,越南僅有9%完全接種新冠疫苗,反觀鄰國柬埔寨接種率達65%。
一些企業開始減少對越南的倚賴。家具業者Hooker Furniture執行長霍夫(Jeremy Hoff)表示,「我們確實已將越南產能分散一部分」。
過去Hooker相當仰賴越南產線,但現在他說:「在必要情況下,我們甚至將少數產線返回中國。只要產能穩定,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休閒鞋大廠卡駱馳(Crocs)執行長瑞斯(Andrew Rees)9月中也提到,一些產業已轉移至其他地區,強調該公司一直在規劃將部分產能遷出越南,同時擴大印尼、印度的生產規模。(資料來源:ctee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