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通膨及貿易爭端影響德國消費力道
高通膨及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在抑制德國的消費者信心。根據紐倫堡市調公司GfK針對消費者買氣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高通膨、國際風險(如美國與中國大陸及歐盟之間的貿易衝突)、英國脫歐、義大利國家預算爭議等逐漸為德國消費者帶來悲觀的情緒。
歐盟委託GfK市調公司進行消費者買氣研究調查,每月針對2,000名消費者進行問卷訪談,訪查範圍除了零售市場佔約30%外,還包括服務、租金、旅遊與保健方面。
GfK消費者研究員Rolf Bürkl表示,消費者因能源及食品價格提升而導致荷包縮小了。近幾週來,汽油及取暖用燃油價格明顯上漲,並推高了德國的通貨膨脹率。與去(2017)年同期相比,本(2018)年10月份物價上漲了2.5%,這是十多年來的最高值。 2008年9月的通貨膨脹率為2.8%,當年全球正處於金融和經濟危機。
不斷上漲的消費物價對市場並非沒有影響,這會蠶食消費者的購買力。如果在基本生活支出付出更多,消費者就會減少其他領域的購買力。因此,GfK預測12月份消費者的買氣指數將下降0.2點,落到10.4點。在本年10月和11月,該指數仍有10.6點。
特別是德國人對未來景氣發展越加悲觀,此外對自己收入的期望下降,因此儲蓄傾向提升,也就是目前德國人寧願用儲蓄來度過難關。然而,另一方面,德國勞動力市場仍持續成長,隨之而來的是薪資的成長。 Bürkl認為明(2019)年養老金將再次調漲。因此,這導致消費者的消費傾向仍未明朗。 Bürkl表示,消費者仍然願意花錢購買高價商品,這為聖誕節購物旺季帶來了希望。
德國貿易協會(Handelsverband Deutschland;HDE)也預計德國人今年將首次以超過1,000億歐元的總值購買玩具、書籍、珠寶、香水、優惠券和其他耶誕禮品。據HDE的調查,平均每位消費者將花費472歐元購買節耶誕禮物,較去年增加近7歐元,而其他民意調查則顯示消費額較低。
這是零售業連續第九年成長。今年德國各零售消費市場表現都不錯,特別是在體育、露營、自行車、食品、化妝品和個人護理銷售等領域。到目前為止,GfK並未減少其對2018整年度個人消費額度的預測,預測其成長率約1.5%。
只有當企業開始改變他們的營運計畫時,榮景才會轉變,例如,在員工數方面。 Bürkl舉例如汽車產業、柴油問題、電動汽車和與美國的貿易衝突等議題。德國近十年的經濟榮景,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不會出現衰煺,不過Bürkl表示,人們應該不這樣認為,畢竟綜觀全球經濟條件,其實已播下衰退的種子了。(資料來源:chinatimes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