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南韓出口回升 15個月首見
南韓2月出口回升,扭轉「連14降」的頹勢,主因半導體業出口好轉,以及工作時間比去年同期長。然而,政府指出最新數據還沒完全反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的衝擊,未來出口可能減弱。
南韓貿易當局1日公布,2月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加4.5%,為412億美元。但平均每日出口額卻減少11.7%,為18.3億美元。
上月進口額則年增1.4%,為371億美元。貿易順差額為41億美元,是連續第97個月出現順差。南韓是率先發布貿易數據的主要出口經濟體之一,能讓外界先窺見全球貿易的健全度。
南韓2月半導體出口額出現15個月首次反彈,比去年同期增9.4%至74億美元,主要是國外資料中心對晶片的需求增加及價格上漲。半導體出口占總出口額的18%。
不過,南韓貿易產業與能源部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使南韓出口再添一項不確定因素,並強調「我們必須密切監視晶片業出口能否維持成長」;政府計劃使出口多元化,以因應疫情衝擊。南韓政府原本預測今年全年出口額將回升3%,但肺炎疫情可能使目標落空。
經濟學家指出,中國需求減弱、加上供應鏈受干擾,可能對南韓未來幾個月的出口造成壓力,若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抑制了其他貿易夥伴的需求,南韓出口將面臨更高的下行風險。
經濟學家也認為,隨著南韓境內疫情升溫,若2月平均每日出口額減少,是由對中國出口下滑帶動,那麼南韓3、4月出口額將進一步下滑,因為「南韓製造」產品逐漸給人負面形象。南韓表示,將支出16兆韓元(131.9億美元),提供金融援助給受疫情衝擊的企業與個人,並將尋求國會近期批准另一筆6兆韓元的緊急紓困金。
根據報告,南韓2月對中國出口額減少4.6%,為89億美元,平均每日出口額更劇減21%;對美國出口卻增加9.9%,因美國對南韓運動休旅車(SUV)及半導體需求增加;對東協出口額也增加7.5%,主因晶片及顯示器出口強勁。(資料來源:.tex-asia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