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國本季GDP拚轉正 6月是關鍵

中國今年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減6.8%,創44年來最低,外界認為,第2季有望由負轉正,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第2季經濟恢復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臨困難挑戰,經濟增長能否轉正,還要看6月經濟恢復情況。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15)日就製造生產、投資、消費,發布最新統計。其中,1-5月固定資產投資年減6.3%,降幅比1-4月收窄4%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減2.8%,跌幅也比4月收窄4.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4.4%,則較4月回升0.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目前推動經濟持續復甦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一是經濟穩步復甦態勢明顯,工業服務業實現增長,消費投資降幅持續收窄,市場預期總體穩定。二是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貨幣信貸支持力度加大,支持後期經濟恢復。三是新動能持續壯大,包括數字經濟全面提速,智慧化、科技型產品較快增長,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不斷涌現,將有力支撐經濟發展。

由於北京疫情出現反彈,付凌暉回應是否會對下階段經濟恢復造成影響?他表示,部分地區疫情形勢有所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尚有不確定性。

此外,境外疫情讓世界經貿嚴重萎縮。付凌暉表示,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預測,第2季全球商品貿易額將季減26.9%,同時,中國市場也因聚集型消費受到制約,製造業投資動力不足,企業生產經營困難。

界面新聞報導,財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4月以來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工業增加值單月增速已全部轉正,消費增速降幅亦大幅收窄,前期政策對沖效果已有所顯現。他判斷,第2季經濟增速有機會轉正,且呈逐季提高趨勢。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經認為,經濟活動回復正軌,再次下行的風險比較小。「第2季經濟增速轉正的可能性很高,第34季則有望回到合理增長區間。」

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顧洋愷認為,第2季經濟最大的矛盾還是供過於求,需要採取提振消費。但「經濟最差的時期已經過去,預計第2GDP增速會轉正,第3季會進一步恢復至往年正常水平。」(資料來源:money.udn0616)☺

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