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國國務院再降1585個稅目關稅 今年關稅減負近600億

繼1449個稅目商品7月1日迎來降稅之後,國務院再推一批更大規模降稅,1585個稅目商品進口關稅稅率將下調,我國關稅總水平將由上年的9.8%降至7.5% 。

9月26日,中國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從今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個稅目工業品等商品進口關稅稅率。至此今年以來已出台降關稅措施預計將減輕企業和消費者稅負近600億元,我國關稅總水平將由上年的9.8%降至7.5%。此外,會議指出,要營造更加公平便利可預期、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環境。比如,將外商再投資暫不徵收預提所得稅政策適用範圍從鼓勵類外資項目擴大至所有非禁止項目和領域。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主要體現在擴大市場准入上。而擴大市場准入一方面需要提升貿易自由化,另一方面需要促進貿易便利化。降低進口關稅稅率是提升貿易自由化的重要手段,也有助於我國在更大範圍利用全球優質資源,降低資源配置門檻,促進國內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關稅總水平將降至7.5%

會議指出,確定推動外商投資重大項目落地、降低部分商品進口關稅和加快推進通關便利化的措施,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其中,為適應產業升級、降低企業成本和群眾多層次消費等需求,會議決定從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個稅目工業品等商品進口關稅稅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髮現,這是近三年來我國第六次降稅。

2015年6月1日起,我國降低了護膚品、毛製服裝、鞋靴、紙尿褲等14項商品進口關稅;2016年1月1日起,我國降低了部分箱包和服裝、圍巾、毯子、太陽鏡等16項商品進口關稅;2017年1月1日起,降低金槍魚、北極蝦、蔓越橘等特色食品和雕塑品原件等文化消費品共16項商品進口關稅;2017年12月1日起,我國降低187項日用消費品進口稅率,涵蓋食品、保健品、藥品、日化用品、衣服鞋帽、家用設備、文化娛樂、日雜百貨等。

2018年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自今年7月1日,進一步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5月31日發佈公告,明確此次降稅涉及1449個稅目。降稅範圍基本覆蓋了人們日常消費的方方面面。

如今,國務院力推更大規模降稅,涉及1585個稅目商品,我國關稅總水平將降至7.5%。會議要求,將部分國內市場需求大的工程機械、儀器儀表等機電設備平均稅率由12.2%降至8.8%,紡織品、建材等商品平均稅率由11.5%降至8.4%,紙製品等部分資源性商品及初級加工品平均稅率由6.6%降至5.4%,並對同類或相似商品減並稅級,至此今年以來已出台降關稅措施預計將減輕企業和消費者稅負近600億元。

白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主動擴大進口、進一步促進對外開放,是當前經濟轉型的客觀要求。

白明進一步指出,降低進口產品關稅稅率有利於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倒逼國內產業轉型升級。此外,也有助於吸引海外消費回流,進一步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

▲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

對比3個月前的降稅商品稅目可以發現,上一次降稅主要集中在日用消費品領域,而此次降稅則主要聚焦在機電產品、原材料、部分資源性商品以及初級加工產品等領域。

白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表面來看,降稅可能會對國內相關產業產生一定衝擊,這就要求對降稅的產品類型和行業有周全考量。此次降稅領域集中在裝備製造業、原材料等下游產業,這些下游產品的原材料或者零件在進口關稅降低之後,就能夠降低產業成本,從而提高下游產品競爭力。此外,降低進口關稅可以增強我國抵禦貿易摩擦的能力和底氣。

不過,白明指出,由於此次降關稅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初級產品領域,對消費者的直接影響不會太大。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曾表示,降低關稅確實在一定幅度上降低了進口成本,總體上有助於降低國內市場商品價格。關稅是根據商品的進口價格而非國內市場價格徵收的,對於以成本為基礎定價的大眾消費品降稅,能夠促進市場降價。但對於中高端產品而言,市場銷售價格通常是進口價格的數倍,需要另當別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還決定,加快通關便利化進程。今年11月1日前將進出口環節需驗核的監管證件從86種減至48種。清理不合規收費,10月底前由各地向社會公佈當地口岸收費目錄清單,清單之外不得收費。推動降低合規費用,年內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比去年降低100美元以上,沿海大港要有更大幅度降低。

此外,會議指出,營造更加公平便利可預期、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環境。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在負面清單之外,外資與內資一視同仁,實行各類所有製企業一致的市場准入標準和以在線備案為主的投資管理制度。將符合條件的外資項目納入重大建設項目範圍,或依申請按程序加快調整列入相關產業規劃,給予用地、用海審批等支持,並加快環評審批進度,降低物流成本,推動項目盡快落地。二要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將外商再投資暫不徵收預提所得稅政策適用範圍從鼓勵類外資項目擴大至所有非禁止項目和領域。三要大力保護知識產權,進一步規範政府監管執法行為。(資料來源:tex-asia0927)☺
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