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貿易戰、油價影響 紡纖廠今年營運上瘦下肥

中美貿戰,加上油價下跌,讓大陸紡織下游客戶進貨動能大減,紡纖上中游聚酯、加工絲價格下跌。越南等東南亞紡織供應鏈崛起及國內紡纖下游客戶外移到東南亞設廠,讓國內紡纖上中游廠訂單出貨量減少。市場指出,國內紡纖廠今年上半年的營運已見「上瘦下肥」趨勢,此走勢預期將延續到下半年,預估,全年下來,紡纖上中游廠的表現將輸給下游的成衣代工廠。

根據已公布的半年報顯示,遠東新(1402)、南紡(1440)、力麗(1444)上半年的獲利都是衰退的;而聚陽(1477)及廣越(4438)的營運都比去年好很多。

雖然是聚酯、加工絲的產業旺季,但,國內紡纖上中游廠的營運,在聚酯、加工絲價格下跌下,包括遠東新、力麗等各廠今年第二季的獲利都比去年同期呈有幅度的衰退。

力麗指出,聚酯、加工絲的原料受到油價下跌牽連,都比去年同期下跌,直接就影響到聚酯、加工絲今年的報價行情,因此,雖然訂單狀況還是全滿,但在價格下滑下,獲利減少。

另外,中美貿戰,中國大陸紡纖下游廠在出貨、關稅的不確定下,下單動能放緩,造成當地聚酯、加工絲供給增加,價格拉抬不易,毛利因此下滑。

遠東新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整體營收還是成長的;不過在價格下跌下,加上去年基期較高,獲利性不如預期。

中美貿戰轉單效應則對下游成衣代工廠的業績呈正面結果,尤其在東南亞有設廠的聚陽、廣越的接單更是出現全年滿載,甚至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上半年。

聚陽今年上半年的稅後淨利就比去年同期成長52%以上;聚陽指出,在中美貿戰下,加上東南亞地區的紡纖供應鏈已趨成熟,全球品牌服飾廠轉單越南等地區,聚陽全年訂單量無虞,且有選擇性,因此在「量增價漲」下,獲利成長幅度大。

市場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預期油價下跌趨勢將延續到年底,紡纖上中游原料價格不易拉抬,國內聚酯、加工絲及尼龍廠下半年的營運仍將呈保守。(資料來源:chinatimes0815)☺

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