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徵稅率最高15%!印尼對中國聚酯紗線反傾銷調查結果
印尼反傾銷委員會(KADI)主席Bachrul Chairi日前表示,將對來自中國的合成長絲紗線(spin drawn yarn/SDY)課以反傾銷進口稅。一些證據表明,中國出口商公司向印尼出口的合成長絲紗線猛增。這一徵稅舉措在2019年第115號財政部長條例中加以規定,並於8月20日開始生效至未來的三年時間。
▲聚合物纖維:
除了對合成長絲紗線外,印尼政府還對聚酯短纖維(PSF)產品或切成一定長度的聚合物纖維徵收反傾銷進口關稅,並列入關稅項目5503.20.00。印尼對來自台灣、印度和中國的聚酯短纖維課以額外進口稅,並從8月19日開始生效至未來的三年時間。該政策規定在2019年第114號財政部長條例中,這是2016年第73號財政部長條例的延伸。
Bachrul說,印尼政府仔細研究發現,一些國家或地區的生產商所使用的技術和產品與該國差別不大,然而價格卻遠低於國內。這種情況導致其國內工業產品的銷售低於生產成本,以致對國內產業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成為全球反傾銷目標國:
自WTO成立以來,中國已經連續20多年成為遭受反傾銷訴訟最多的國家。數據顯示,1995-2016年,中國遭受的反傾銷案件佔全球案件的近1/4,總共1217起。中國遭受的反傾銷執行率大於全球水平,對中國反傾銷調查最多的五個國家和地區是印度、美國、歐盟、阿根廷和巴西。
數據顯示,中國出口的18類出口產品,除動植物油脂之外,其他的17類產品全部都遭受了反傾銷,其中,鋼鐵、鋁等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和機電產品是遭受國外反傾銷最多的3類產品。
此外,反傾銷措施的實施期限一般是5年,在5年到期前反傾銷國進行複審,如果認為有必要,就繼續延長實施第二個5年的反傾銷措施。10年時間,對整個行業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涉及的金額更是上百億。
▲中國為何成為全球反傾銷的目標國?
第一、中國的出口貿易規模迅速擴大,貿易順差也不斷增加。印度是中國遭受反傾銷的首要來源國,中國對印度的出口額在22年間增長76.4倍,順差也迅速擴大,在2016年順差達到466.51億美元。
第二、目前美國、歐盟、印度和墨西哥等70餘個國家和地區還沒有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一般來說,這些國家在對非市場經濟國家發起反傾銷時,不承認該國的國內市場價格,從而尋找一個替代國來進行價格對比,使得國外對中國的反傾銷成功率更高。
第三、中國出口的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附加值低,產品具有低價優勢,容易形成傾銷。而且過去中國重視價格競爭,對反傾銷的應訴不積極,出口企業大都採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方式,也就是說,美國對中國反傾銷了,就轉向歐洲或其他地區,可是現在這種條件已經不復存在。
第四、中國企業原來對反傾銷不夠重視,對其他國家的反傾銷政策及實踐缺乏了解,中國國內在1997年才開始發起對其他國家的反傾銷,缺乏針對其他國家對華進行反傾銷的威懾力。
有專家指出,預計未來中國遭受的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會更嚴重。因此,針對國外對華發起的反傾銷,中國需要積極應對。
要調整傳統出口貿易模式。出口目標和理念、出口的產品結構、競爭策略以及出口貿易方式都要進行調整。
其次,要重視並積極應對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反傾銷。應當加強對其反傾銷政策法規及對華反傾銷實踐的了解,或是通過締結自由貿易協定或構建自貿區,以及建立針對主要發起國的反傾銷預警機制。
(資料來源:tex-asia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