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本取消最惠國關稅紡織業能否鏗鏘前行?

受眾所周知,前期海關總署通知,日本財務省決定自201941日起不再給予中國輸日貨物普惠制關稅優惠。而中國每年約120億美元的輸日商品,這意味著整體出口數額平均關稅上浮約3%,部分商品甚至上浮高達10%。這無疑給“內憂外患”的紡織品服裝市場添加一把旺火。

據了解,中國紡織品服裝呈現月度增長,但季度下滑態勢。3月紡織品服裝出口181.8億美元,增長28.4%,其中紡織品出口95.2億美元,增長36.4%,服裝出口86.6億美元,增長20.6%。一季度累計出口563.3億美元,下降1.8%,其中紡織品出口269億美元,增長3.9%,服裝出口294.3億美元,下降6.5%

“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正面臨多重困局,不僅有國外不利的震盪環境,還面臨著中國環保嚴查,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出口壓力疊加或將使今年紡織市場旺季不復存在。

據了解,2018年中國紡織原料及其製品前三大出口國為美國、日本和越南,且其總共佔比高達61%,佔比分別為34%15%12%。而中國輸日紡織品在日本進口市場的佔有率達到60%以上,比重如此之高其造成的後果也是可想可知的。然而日本卻保留了越南、柬埔寨、印尼、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的普惠制待遇,這將使中國紡織品及原材料在日本的進口關稅稅率將比上述國家高,中國相關商品在日本市場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競爭形勢。

2017-20193月份,中國對日本出口量整體呈現增長趨勢,且20193月份對日本出口額高達近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8%。據了解,日本此次並非突然宣布結束中國的普惠制優惠,早在201611月,日本財務省就正式宣布重新調整“特惠關稅”制度的對像國。新標準將中國、墨西哥、巴西、泰國和馬來西亞5個國家從發展中國家關稅減免名單中剔除,將從2019年起全面終結對中國的普惠制政策。目前中國中低端產品大量流入中南亞地區,紡織品分流較為明顯,中國中小型紡企不斷面臨著停產關停等淘汰現象。此項政策實施也算是情理之中,但對於2019年紡織行業困局之年,仍然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2019年3月中國整體紡織產品庫存指數47.76,與2月相比增加2.9,其中3月布庫存環比下降9.26%,與上月相比減少了較大的庫存壓力。據我的農產品網分析,目前服裝接單率略高於家紡市場,且混紡坯布更加受市場青睞。大型織造廠家原料庫存多維持在1-2月左右,處於隨買隨用趨勢,坯布累庫較為嚴重,維持在1一個月左右。預計後市行情偏弱。

目前中國紡織行業正面臨淘汰落後產能,發展新型市場的局面。對於企業層面來說,一是應當加快工廠轉移,到仍然享受普惠制待遇的發展中國家和低成中國家投資建廠;二是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填補市場空缺;三是提升產業升級、科技開發和自主品牌建設,增加優質競爭力,將低成本優勢轉變為產業鏈齊全、高品質、高服務等綜合優勢,增加自身品牌的含金量。

(資料來源:tex-asia0430)☺


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