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集中採購成趨勢 紡纖鏈大者恆大

為節省成本、提升整體利潤率、縮減供應鏈生產周期進程,全球服飾品牌廠紛推動採購集中化,Nike宣稱將在35年把供應商從1千家減少到2百家;GAPADIDAS等廠也將逐年縮小供應鏈業者家數,在此趨勢下,全球紡纖供應鏈「大者恆大、強者恆強」態勢漸成型,台灣紡纖供應鏈正面臨新一波革命潮。

面對東南亞、韓國等其他國際市場供應鏈的挑戰,適者生存、弱者淘汰的壓力已讓國內紡纖上中游廠遠東新、力麗、儒鴻、聚陽積極進行上下游整合、擴充生產線、擴大產能規模來強化競爭優勢,滿足客戶的需求。

集盛、得力、聚隆、南緯則推出膠原蛋白尼龍紗、胜肽抗老複合紗、居家抗菌浴巾、智慧衣等養生保健高值化產品,提升獲利能力;宏和、大將則擴大房地產開發事業來轉型。

進行垂直整合、縮短供應周期,遠東新自2016年起擴建成衣生產,2017年起擴產針織布,2018年在越南廠大幅擴廠下,針織布將由2,500公斤大幅增加至3,600公斤,成衣自520萬打擴至1,060萬打。

品牌廠集中化採購策略下,遠東新因垂直深化,獲品牌廠青睞,2017年成為Lululemon的成衣供應商,海洋環保紗切入鞋材,供應給Adidias、李寧及安踏,2018NIKE世足賽成衣也由遠東新供應。

擴大生產規模及產項、壯大供應鏈實力,力麗投資1億美元,以織布、染整為主,向上到假撚抽紗的印尼力寶龍廠,已爭取到供應給NIKEADIDAS鞋材的紡纖廠,及NIKEUA等知名品牌服飾廠的中間採購商訂單。

配合品牌服飾廠要求的訂單交期縮短、降低ASP,聚陽成立研發創新中心及投資布廠來滿足客戶需求;除了爭取到全球最大電商集團的下單,HMROOTSSKECHERS等品牌也陸續加入供應鏈。

因應傳統規格式加工絲、尼龍受到大陸新產能大量開出影響,競爭力式微,集盛每年投入上億研發經費,創新FashionFunction紗線有成,在國內首創的膠原蛋白尼龍紗,已獲儒鴻等國內下游廠下訂測試、認證,製成布品在成衣上。

生產尼龍、聚酯纖維的聚隆,運用生產的極超細纖維,自創「居家魔法師」品牌,旗下「魔乾」、「啵亮」居家清潔;以及「甜心公主」、「雅絲儂」個人清潔等系列用品及抗菌浴巾,已是國內居家市場熱賣商品。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0917

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