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0年紡織行情會如何?來看看這些好苗頭

回望2019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疊加環保壓力,多數紡企面臨停產、減產,甚至關門大吉,堅持下來的產業,現階段大多都在轉型升級的模式中摸索,可以說,2019年真的很不易!

相信紡織人更關心2020的紡織行情怎麼樣?而近期傳出的多重利好消息,或許能夠讓我們隱約窺見明年行情的一些苗頭。

RCEP明年簽署,中國紡織出口或扭轉頹勢:

11月4日晚,東盟10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16國領導人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稱,除印度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個成員國已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准入談判,準備明年簽署協議。

眾所周知,東南亞是目前紡織行業發展最迅速的新興市場,在近幾年來無論是紡織品的進口還是出口都在飛速增長,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同樣也是中國重要的紡織品出口國。

如今的東南亞紡織擁有充足的勞動力優勢,但基礎建設及技術水平薄弱,一旦協議簽署,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紡織行業優勢互補性表現將更加明顯,中國的紡織原料、胚布、布料能夠以更低的成本運到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加工,利用當地的勞動力優勢製成成衣出口。

而對於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發達國家市場,在RECP建立以後,紡織品出口關稅進一步降低,中國的紡織品則會比現在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涉及15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被排除:

中國商務部近日表示,中國和美國過去兩週已同意分階段取消加徵關稅。

美國當地時間1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佈第42000億美元加徵關稅商品清單項下的產品排除公告,此次排除共涉及36項產品,其中包括紡織服裝產品3個稅號。

截至目前美方已發布52000億產品排除清單,其中第1批涉及2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第2批涉及3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第3批涉及7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第4批涉及3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第5批不包含紡織服裝產品,以上合計15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

被排除的產品在出口美國時將不再被加徵301關稅。排除有效期可追溯至2000億清單生效之日——2018924日。

目前針對2000億中國輸美產品已通過5次豁免,合計涉及199項產品被排除加徵關稅。另外,美國已於20191031日啟動3000億關稅排除申請工作。

在過去的調研中,紡織老闆幾乎一致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的關稅增加是今年紡織外貿市場“遇冷”的最主要原因。

對紡織老闆來說,美國加徵的關稅“牽一發而動全身”。一些織造產業本身不做出口,但是下游的布料、服裝、袋製品廠商採購了他們的產品進行加工以後進行出口。但如今25%乃至30%的關稅無論是產品的生產、加工還是流通環節都是無法承受的。

如今中美兩國開始逐步取消加徵的關稅,很多現在做不了的部分訂單或都將落實,美單如現在這樣被”腰斬”的情況將會有很大程度的緩解。

▲電商節或能緩解下游服裝庫存: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的“雙十一”剁手節,天貓上服飾下單排行榜中,羽絨服排名前列。僅三四個小時後,銷量過萬的已有幾十上百款。其中。波司登、森馬、太平鳥、美邦、南極人等各大品牌,搜索量及銷量一直名列前茅。

除了羽絨服,其他女裝,例如毛呢大衣、套裝等也始終處於熱賣榜,從中,足見人們對冬裝的需求依然很大。而在雙十一過後,隨著溫度的降低,人們對冬裝的激情消費,將再次點燃隨後的“雙十二”、“年貨節”電商節日等。

對於服裝產業來說,電商節能夠緩解一定的庫存壓力。服裝產業作為織造商和貿易商的終端客戶,今年以來也迎來了寒冬,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庫存高!

庫存問題短期影響產業現金流的周轉,長期得不到解決甚至會導致現金流崩盤,而且庫存積壓的越久,衣物就貶值地越厲害!因此,“去庫存”是服裝產業要做的首要大事。

“只有服裝產業把庫存降下去了,才會來跟我們下單。”這句話雖然有點片面,但也說明服裝產業庫存降了,明年的布料、紗線需求量才會增加。

受種種因素影響,今年紡織行情“遇冷”,不過目前已經有不少跡象表明,2020年的形勢較今年或許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總而言之,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未來紡織產業不能喪失信心,要提前做好準備,堅信困難總是暫時的。(資料來源:m.ctee1225)☺

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