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加坡看中美貿易戰:「貿易戰升級風險不可小覷」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18)年10月4日刊登「貿易戰升級風險不可小覷」社論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公平貿易口號下與貿易夥伴國重新展開貿易協定談判。本年9月30日美國與加拿大達致協議,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此係美國繼與韓國簽署新貿易協定後,取得另一項貿易勝利。川普政府很可能乘勝追擊,向中國大陸進行極限施壓,中美貿易戰升級風險不可小覷。
美加達成新的貿易協定後,川普即表示,日本和印度亦盼與美國談判,中國大陸亦非常迫切希望與美國談判,惟其指出,現在與中國大陸談判為時過早。川普強調,透過強硬關稅立場迫使其他國家重新展開貿易協定談判做法,已證明是有必要的。美國已先後向總值2,5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大陸貨品徵稅,並揚言另將對總值2,670億美元中國大陸產品徵稅,然川普認為,美國對中國大陸關稅措施仍不足,以致無法迫使中國大陸在談判桌上讓步。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指出,美國與加拿大和韓國等傳統盟友達致新貿易協定後,與美國有相同目標的貿易聯盟正形成,「盼能糾正中國大陸錯誤行為」。
美國通過關稅措施及貿易聯盟向中國大陸施壓,很可能引起中國大陸反彈。雖中國大陸一再表示,貿易戰無贏家,仍對美國加徵關稅做出相應反制措施。川普揚言,關稅措施在貿易談判上發揮了作用,惟中國大陸政府近期強調,中美貿易談判「不能在關稅大棒威脅下進行」,爰取消原定本年9月底與美國新一回合貿易談判。
本年以來,保護主義言論已轉變成實際貿易壁壘。關稅措施對全球經濟衝擊,已逐漸呈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表示,貿易壁壘升高使不確定性持續增加,不僅損害貿易,並損害投資和製造業。
貿易戰揮之不去,首當其衝係全球供應鏈重新佈局。過去投資者利用各經濟體的比較優勢,建立具高度經濟效益的全球供應鏈。然關稅措施與貿易集團出現,使得投資者無法完全依據比較優勢佈局。供應鏈重新佈局,雖可使部分經濟體短期受惠,整體而言,貿易壁壘提高生產成本,最終影響企業盈利及消費者購買力。
中美貿易戰持續可能使全球經濟陷入停滯性通貨膨脹風險。貿易壁壘將全面提高生產成本及消費品價格,進而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亦拖緩全球經濟成長。通貨膨脹率上升及經濟放緩兩者同時呈現所引起停滯性通貨膨脹風險將更為嚴峻。
目前美國經濟成長強勁,利率上揚,美元強勢。迫使新興經濟體提高利率,以制止資金外流及扶持貨幣匯率,亦將拖緩新興經濟體成長。目前新興經濟體貨幣接二連三暴跌,全球金融市場處於不安狀態,最終將影響已開發經濟體。中美貿易戰是否隨美國本年11月舉行期中選舉有所緩和,還是未知數。然美國恫言向中國大陸展開極限施壓,全球應為貿易戰升級做好準備。
經濟部 /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taiwantrade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