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歐美縮手不買 孟加拉訂單萎縮、倉庫堆積如山
隨著歐、美和其他主要市場的消費者緊縮支出,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孟加拉倉庫內的衣物正堆積如山。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製造業者表示,孟加拉的成衣訂單自7月以來一直減緩,原因是烏克蘭戰爭、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全世界通膨、利率和房貸利率攀高帶來影響。
孟加拉服飾製造業者和出口商協會主席哈桑(Faruque Hassan) 表示:「一切都在上漲,因此服裝預算受到壓縮。」「這是一些品牌、一些進口業者已經減緩訂單的原因。」
哈桑說,一些零售業者已要求孟加拉供應商停止生產服飾,或要求延後多達三個月再出貨,「這產生龐大影響,因為所有我們的工廠都已買進要用來生產服飾的布料,現在它們正面臨嚴重危機。」
在全球服飾需求減緩之際,正值現任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領導的政府正在應付進口天然氣價格高漲,導致停電並衝擊一些成衣製造商的情況。
孟加拉政府本月求助國際貨幣基金(IMF)並取得23億美元信用額度,同時從IMF的韌性與永續機制取得13億美元,該機制是協助窮國處理與氣候變遷相關與其他長期的挑戰。
雖然孟加拉並未像該地區的鄰國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一樣面臨全面爆發式的流動性危機,但由於美元走強、物價壓力與消費者需求,使孟加拉外匯存底今年下滑。
服飾和紡織品生產是孟加拉最大的產業,該產業原先受惠於新冠解封、消費者報復性購買而帶動的銷售激增。根據孟加拉服裝生產商和出口商協會,在截至6月底止的過去12個月,孟加拉分別出口426億美元的服飾與26億美元的紡織品,占該國總出口的85%。
孟加拉的紡織業者為沃爾瑪、Primark、H&M、目標百貨(Target)等全球連鎖業者生產服飾,幫助該國逾1.6億人口脫貧,其中主要是女性。
跨國成衣製造集團Epic Group在孟加拉有座工廠,一大部分的業務在美國,該公司執行長馬哈塔尼(Ranjan Mahtani)表示,服飾銷售在疫情後確實大增,因為有許多刺激支票,然而現在的銷售再度下滑,零售業者有「大量」庫存。(資料來源:money.udn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