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韓國政府公佈「推動FTA新方向」計劃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韓國貿易協會於本(2019)年4月1日邀集政府相關部會人士及貿易領域之專家,召開「國內貿易政策論壇」,研討「自由貿易協定(FTA)15週年之評估及課題」等議題,論壇中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產業研究院及農村經濟研究院等智庫發表韓國15年間簽訂之自由貿易協定(FTA)執行成果及未來因應對策,以及貿易學者討論FTA 15週年成果與未來因應對外環境變化之政策方向。
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於論壇中表示,韓國在簽訂之第1個韓-智利FTA於2004年生效後,陸續再與其他國家進行FTA協商及簽訂FTA,建立包含美國及中國等主要經濟體在內之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佔77%之FTA網絡,創下2018年為全球第7個出口金額超過6,000億美元國家之紀錄、對52個FTA對像國之出口比重增加至73 %,88%之民眾亦認為產品之選擇性因FTA而變多。
此外,俞本部長於論壇中公佈以「擴大」、「創新」及「包容」為3大重點之「推動FTA新方向」計劃,主要內容如次:
(一)擴大FTA:推動開拓新南方、新北方等新市場之客製化策略,加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協商,推動早日與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國家簽訂雙邊FTA,推動與俄羅斯簽訂FTA,以及重新協商韓-印度FTA。
(二)創新之FTA:積極利用韓國之產業結構及革新之規範,推動「創新之FTA」。因應數位貿易規範及建立制度之過程,創造可使新產業不受規定束縛,順利成長之國內環境。
(叁)包容之FTA:協助因FTA受損害企業之創新及轉型,擴大提供諮詢、輔導服務業與中小企業出口,瞭解中小企業利用FTA時面臨之問題,利用為未來進行改善FTA之協商或加強執行FTA時參考。
俞本部長強調,韓-美FTA已生效8年、韓-陸FTA亦已生效4年,有必要綜合研析迄今生效之FTA所產生之效益,對消費民生、內需經濟是否產生實際效益,分析貿易利潤之分配及中小企業利用FTA之情形,以及詳細檢視FTA對韓國經濟之脆弱領域之影響。渠並指出,於目前貿易環境嚴重不確定之情況下,恰逢韓國FTA生效15週年,為推動新FTA模式最適當之時機,產業通商資源部將參考本次論壇討論之內容,於本年9月底前陸續召開相關會議,加強政府相關部會及專家之合作,提高FTA之執行成果。(資料來源:tex-asia 0410)☺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