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景氣未見復甦 紡織業聚焦利基型產品
全球第1個實體紡織展昨在台北開幕,各國代表、國內紡織業大老齊聚,被問及景氣復甦否,台化(1326)董事長王文淵表示:「景氣沒有比較好。」遠東新(1402)董事長徐旭東則說:「無法回答,要看數字,口罩繼續戴好。」
王文淵說目前國際油價在每桶40美元,但距離疫情前的每桶60美元,還差20美元,由此可見經濟還沒完全復甦。遠東新董事長徐旭東指出,現在國外出現報復性消費,補貨是好現象,但新冠疫苗不出來無法安心。
▲遠東新:優化產品組合抵銷匯損
近來新台幣強勁升值,匯損成為出口商心中的痛,徐旭東表示,匯率是敏感題材,他不能表達太多,因為若央行干涉過多會被指操縱匯率,台灣經濟表現、疫情管控很不錯,所以國外的錢進駐台灣很自然,鼓勵紡織業多創新,以優化產品組合抵銷匯損影響,今年紡織展展出許多創新衣著,遠東新在環保回收產品著墨許多,歡迎民眾參觀。
▲儒鴻:8月重回成長軌道
整體景氣不佳,紡織產業聚焦利基型商品,儒鴻(1476)董事長洪鎮海說,因居家、防疫產品熱銷,尤其新開發出的氣墊布口罩接單暢旺,產能全滿,8月回到成長的軌道。新纖(1409)總經理羅時銓指出,公司可以用來製成口罩的防潑水、涼感、抗菌除臭的環保回收紗接獲急單,客戶甚至願意自費空運。
▲福懋:完全復甦等2022年
福懋(1434)總經理李敏章表示,疫情中人們減少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會買自行車、汽車代步,車市因此復甦,車胎簾布銷售相當不錯。儘管疫情間電商表現不錯,但網路購物僅占整體消費的2成,再怎麼樣都難以抵銷實體店面關閉的衝擊,距離經濟復甦的隧道口只剩一點距離,明年有望好轉,但完全恢復到疫情前可能要等到2022年。(資料來源:ec.ltn1014)☺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