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策會助儒鴻 AI辨識訂單搶大單
資策會宣佈成衣龍頭「儒鴻企業」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為邁向傳產「智」造業跨出成功的第一步。資策會教研所長蔡義昌表示,成衣規格百樣,且都以文字訂單為主,資策會協助儒鴻人工智慧文字辨識技術,協助非結構化資訊做歸納,目前95%訂單已經可以辨識判讀,加速效率,粗估人力可節省10人以上轉做其他任務。
儒鴻企業專精研發、生產高機能運動服,擁有完整的垂直整合生產供應鏈,使其廣獲全球知名品牌及零售商高度肯定。儒鴻表示,將借助資策會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聰明解決方案,建立訂單匯入自動化系統,全面簡化人工作業程序,進而建置完善資料庫,並導入AI智慧分析,以有效回應市場所需、提高生產效率,保持其國際領先優勢。
儒鴻企業為例,客戶訂單格式不定,須仰賴過專員人工判讀、手動輸入再加以彙整,耗時費力,透過與資策會的合作,建置完備訂單查詢系統,運用語意探勘技術,自動判別、剖析文字,接著彙整至訂單系統中,包含訂單項目、顏色、尺寸等,大幅改善、縮短作業時程。
未來,資策會團隊亦將協助導入AI智慧分析,加速儒鴻企業生產效率,協助產業AI化,作為國內AI導入產業發展的具體個案。
儒鴻企業董事長洪鎮海出席簽約記者會指出,現在歐美各國製造業大廠透過智慧化及大數據化的轉型,創造出更多的服務價值並且保持國際競爭優勢,台灣製造業若是要繼續保持競爭力,導入智慧自動化的產線及規劃排程是一條必經之路。
資策會也表示,台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有新思維,除投資創立品牌及創造周邊價值,更重要的是要能快速掌握消費者喜好及流行趨勢,並即時回應市場所需,才可望在變革浪潮中站穩腳步、提升競爭力。(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0410)☺
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