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壞情況已過?IMF:預料不會再降全球成長預測

投資人已對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等跨國機構輪番調降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感到疲乏後,IMF總裁喬治艾娃12日表示,預期IMF不會調降今年的全球成長率預測,將維持在2.7%,因為關於油價大漲的憂慮並未實現,而且勞動市場維持強勁。

喬治艾娃說,2023年又會是全球經濟的「艱困一年」,通膨將頑固地保持在高點,但她預期今年IMF不會像去年一樣,接連調降成長率預測。她說:「2023年的成長持續減緩,最正面的景象是勞動市場的韌性,只要人們還有工作,就算物價高,都還是會花錢,這已經幫助(經濟)表現。」

她說,IMF預期不會再調降成長預估,「這就是好消息」。她指出,IMF預期全球成長減緩即將「觸底」,「在2023年底到2024年初扭轉態勢」。

喬治艾娃表示,中國大陸有望在今年中開始再度貢獻全球成長,但一切仍取決於北京當局不會改弦易轍,維持目前解除清零政策發展的路線。她說,中國大陸從清零防疫政策過渡到更正常的機能活動,可能是今年全球成長最重要的單一因素

她認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則有望軟著陸,即便進入技術性衰退,也只會溫和衰退。

不過,她也提醒仍有龐大的不確定性,包括重大的氣候事件、重大的網攻或俄烏戰爭升高,「我們正處於更易遭受震撼的世界,我們不能排除可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風險,這種沒想過的事已發生過兩次」。

喬治案娃說,巴西、秘魯和其他國家的社會動盪升溫,以及金融情勢日益緊縮的影響,仍不明朗,但央行依然「僵固」,央行應該繼續推動物價穩定。(資料來: udn0113)☺


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