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工廠退回來的貨已經堆到倉庫放不下

在一個柯橋紡織的交流群中,柯橋的布料廠紛紛以“白菜價”出貨去庫存,布料價格下降幅度甚至大於原料下降幅度。目前唯一能讓公司撐下去的路,就是改產防護服。“就是搶這半年的時間,希望能等到正常需求恢復。”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12月出口貿易額最大的產品,分別是有機化學品,紡織物,電力機械、器具、電氣零件以及服裝、副料,但年成長率卻下降16.5%18.6 %7.8%18.7%。在全球化的今天,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與世界同涼熱;中國工廠與全球市場同命運。

▲成衣加工廠:復工難復產:

“本來中國疫情平穩,工人們都在家憋久了工作興致高漲,前後只耽誤一個月工期,很快能補上,大家都覺得今年出口情勢一片大好。”賀笛說。她是浙江杭州餘杭區一家成衣製造、出口公司的員工。該公司主要向歐美國家出口高級女裝。

家紡、服裝是杭州餘杭區的優勢產業,有“好布出餘杭”的美譽,杭派女裝有80%產自餘杭。

服裝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復工後,最大的問題是工人不夠用。賀笛說,3月初部分同行的海外訂單遭到客戶取消,原因多是未能按時交貨。由於管控要求,她所在的公司也只能分批協調工人上崗。

但不出一周,外貿形勢陡轉直下,賀笛的公司也面臨訂單取消的情況。同時,有的客戶應該支付尾款,但此時卻告知,由於商業百貨停業,沒有銷售收入而難以付款。“這部分應收款要不回來”。

“目前來看,不僅是服裝市場,包包、鞋子、手工藝品等產業都面臨海外消費需求短缺的嚴峻形勢。”她說。

廣東揭陽鞋廠的老闆憂心忡忡。他的工廠主要生產拖鞋、涼鞋,銷往泰國、中東、非洲等地區。

受疫情影響,鞋廠直到3月中旬才開工,至今才做了半個月左右。由於外省工人佔七成,又招不到本地工人,不僅耽誤工期還得支付巨大的人力成本。好不容易員工到位了,訂單卻少了一半。“客人需要實地看貨下單,現在非洲客人都沒法過來。”

“再做兩個月我都沒錢給員工發工資了。”於蕾說。在兵荒馬亂的2020年,許多像他一樣的外貿商發現,一旦失去訂單,昂貴的人力成本和積壓於倉庫的原料和商品,就會掐斷企業的現金流。

▲紡織布料廠:“白菜價”出貨去庫存:

訂單減少的危機,開始從下游製造商傳導至上游紡織布料廠。

4年前,鄭明明轉了行,從服裝出口轉至沙發布出口,他跟幾個朋友在浙江海寧許村鎮家紡工業園合夥辦了一個廠。許村工業園是浙江省唯一的家飾布工業專區,是一個集原料、製造、成品配套、產銷全套服務的產業集群。

“中國是工業大國,不愁布料。江蘇、浙江可以實現布料的批量生產,量大且價格便宜。”鄭明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中國布料及服裝出口貿易的優勢,例如沙發布四年前是20/米,現在能控制在15/米左右。

多名從事服裝外貿生意的人士表示,目前向海外出口的布料大多位於中低端,價格低,利潤空間小,基本靠跑量。需要進口的只是一些高端布料,市場小眾,況且很多高端布料中國也可以仿製,然後再出口。

“現在的情況是,沒有量了。”鄭明明說,眼下訂單缺乏,存貨積壓,他想的是如何去庫存。

江紹興柯橋有著亞洲最大的輕紡專業市場。柯橋一位紡織布料廠董事長在朋友圈寫下心聲:由於消費市場訂單缺乏,加工廠退回來的貨已經堆到倉庫放不下。在一個柯橋紡織的交流群中,更多柯橋的布料廠紛紛以“白菜價”出貨去庫存,布料價格下降幅度甚至大於原料下降幅度。(資料來源:info.texnet.0410)☺

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