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低谷已過 化纖產業迎曙光

國際石化原料再啟動上漲模式,激勵塑化原料價格,從五大泛用樹脂再到化纖原料回春意味濃厚,有利低價化纖族群業績表現。

一般化纖原料以ANCPLPTAEG為主,去年下半年國際塑化原料以五大泛用樹脂中的ABS開始,出現少見大行情,ABS國際價格上衝至二千四百美元的近30年最高,也使得相關的台達化EPS跳升至5.58元、近三年來最高;接著PVC也大漲逼近1,350美元,華夏第四季單季EPS高達1.4元;接著LLDPE也上漲至1,500美元以上,亞聚第四季單季EPS0.94元,幾乎等於前三季所賺。五大泛用樹脂包括聯成的價格都較去年上半年疫情發生後的低價大漲超過11.5倍以上。塑化股迎來二一世紀最旺的一年,至今年第一季價格還在向上推升,可以預期上述這些公司第一季獲利將更好。

▲台塑、中石化收益大補:

這股氣勢也延續到化纖原料,像是EG去年最低的時候每噸不到四百美元,但最近已來到七百至八百美元。而第一季美國石化重鎮德州受到暴風雪衝擊,三月初德州合計年產114.5萬噸AN仍停擺,約占美國產能72.6%;美國為AN出口大國,加上亞洲廠歲修計畫,供需愈顯緊繃,遠東區現貨報價強勢狂飆,達2,700美元新高價位,今年來漲幅達56%。若比較去年最低價則超過一倍漲幅;另外,MMA受阻產能合計63萬噸,也是至三月初仍未能回復運作,牽動美國產能66%,帶動遠東區現貨報價攀揚至每噸2030美元,今年來漲幅逾18%,台塑、中石化首季收益大好。

台塑旗下AN年產二八萬噸、MMA年產9.8萬噸。中石化AN年產22.4萬噸,頭份廠和小港廠各年產20萬噸CPL;持股40%的高雄塑酯化學MMA年產十萬噸。

台塑指出,因同業Ineos第二季減量供應亞洲合約客戶,導致下游業者轉向現貨市場採購,加上韓國東西石化(26.5萬噸/年)及日本旭化成(20萬噸/年)等AN廠停車檢修,現貨市場供應短缺難以緩解,AN行情可望進一步攀升。此外,第二季適逢亞洲MMA同業密集歲修期,加上歐美供應缺口,同業日本三菱化學大幅抽調亞洲廠產能支援,市場供應偏緊,加上原料丙酮價格走強,現貨行情也可望維持強勢。

塑化行情頻創新高,塑化族群首季營運豐收可期,不過,近期五大泛用樹脂漲幅趨緩,且最新上游原料乙、丙烯報價持平、小漲來看,下游轉嫁能力已趨緊,預期第二季塑化行情高檔區間震盪走勢機率較高。即使如此,上半年塑化股業績還是強強滾。

▲宏益、集盛將衝高:

中國煤化工EG產能開出,供應面增加,然而美中貿易戰壓抑需求,造成去年EG報價異常疲弱,惟EO(環氧乙烷)特化產品撐腰下,東聯19年小賺但去年可能小賠。東聯EG兩岸年產約86萬噸;今年在EG價格反彈下,獲利將較為順暢。中纖去年則因為處理土地獲利,全年EPS 0.73元。至於與ANCPL相關的中石化營運也較看好。而大廠台化及遠東新今年營運將自谷底翻升,最差情況已過。(資料來源:udn0325)☺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