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下游廠找利基 向上垂直整合
目前東南亞紡纖供應鏈中,競爭最激烈的就是下游成衣加工,國內的聚陽、興采、廣越等,都已和上中游廠策略聯盟合作,或投資往上游設立垂直整合生產線,來增加競爭利基。
全球品牌服飾廠採購集中化的趨勢,以及面對東南亞當地企業低價搶單的惡性競爭,原本主要以服飾代工為主的聚陽,在越南生產基地,也規劃朝上游胚布生產。
目前,聚陽除了和國內的南紡合資成立「南方紡織」生產布料,也在北越投資當地企業,策略聯盟合作生產布匹。
除此之外,聚陽也在印尼,和台灣的力麗集團印尼廠合作,採購力麗生產的布料,提供給印尼的工廠,以確保服飾代工來源,並可爭取品牌廠的採購訂單。
以咖啡油生質材料與無水染整面料生產布料的興采,其在越南的成衣廠成立以來,受限於生產規模,一直都處於虧損;為尋求翻轉利基,並配合市場趨勢,滿足全球品牌服飾廠對環保材質需求的增加,興采將分期在越南建布廠和少水染整廠,主攻織造循環經濟可回收的布料。
興采要投資的產線,未來是織布、染整到成衣的一貫廠,預期,上線投產後應有更大的表現空間。
越南出口歐盟地區,自2019起享有GSP+免稅優惠;廣越除了加碼投資越南,今年將新增30條產線,並加快往上游原料羽絨生產整合。(資料來源:chinatimes0401)☺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