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內需傳產成盤面重心 紡織族群輪漲同樂
百貨、紡織、鋼鐵、造紙等內需傳產類股指數,今(22)日開盤逆勢上漲,漲幅逾1%,百貨及紡織類股表現尤其強勢,漲幅逾1.3%,成為早盤的重心。
紡織類股的領頭羊,今日從上游化纖、下游的成衣類股,交棒給中游的布廠表現,大東(1441)7月單月稅後虧損0.17億元,每股虧損0.22元。但上季因出售台中土地與建物挹注獲利,單季每股大賺15.3元,帶動該公司今日盤中股價強漲逾8%。
具亞運題材的利勤、興采,進入出貨旺季的南緯、宏遠、偉全等,以及隨著上游原料價路上漲漲,化纖產品跟著水漲船高的遠東新、新纖、南紡等,盤中皆有2.5%以上的漲幅,整體而言,呈現輪漲同樂的態勢。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分析,土美事件令新興市場近期承壓,但台企業強勁獲利動能,可望構成股市的底部支撐;考量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動向,整體資金環境已從寬鬆轉向中立,因此資金面將成為天花板,在市場新趨勢成形前,預期台股第3季在此區間內反覆調整的機率較高。
回歸台股基本面,仍以正面因素居多。上半年企業整體獲利總額突破1兆,增幅亦優於預期,企業營收及獲利的強勁動能有望續航,下半年再度繳出亮眼的業績表現。
此外,台幣貶值所帶動的外銷產業獲利成長態勢,預期將延續至第3季,將是大盤最有力的支撐。
陳朝燈認為,考量當前國內外的情勢,投資策略上,不妨轉抱內需消費及景氣循環類股。觀察近期盤勢,大型權值股欠缺外資買盤、被動元件等漲價股也陷入盤局,反倒是由食品、百貨、塑膠、紡織等傳產類股開始接棒撐盤。
氣候異常現象如歐洲的熱浪及部分美洲地區出現乾旱,已衝擊作物收成並帶動價格蠢蠢欲動,預期農產品、原物料等相關廠商及內需企業將可受惠。(資料來源:經濟日報0822)☺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