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15國RCEP生效 美國在亞太邊緣化 中國勢力擴張
中國與日本、澳洲等傳統美國盟邦和其他亞洲共15國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於1日生效,終極目標是調降成員國間關稅90%;經濟學者指出此協定將有利於亞太地區的貿易發展,同時擴充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然而,美國在這紙協議中卻被摒除在外,未來在遠東地區的主導地位可能被削弱。
事實上,美國原本積極參與亞太貿易,並主導成立跨太平洋夥伴貿易協定(CPTPP);然而,由於前總統川普指該協定破壞美國經濟發展、削減美國受薪階級工作機會,因此於2017年退出;拜登政府就職後,也數度重申沒有重新加入CPTPP的計畫。
新加坡商管大學法學教授高亨利(Henry Gao)指出,RCEP的生效對於退出CPTPP的美國「重返亞洲」的策略而言是一記警鐘,因為中國將能從因RCEP而穩定的東南亞供應鏈及日韓間貿易活絡中受益。
對於學界指出退出CPTPP及未參與RCEP對美國的負面影響,白宮表示美國確實明白積極參與亞太事務的重要性,目前政府內部已在討論如何「重返亞洲」;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絕對不會參加RCEP,官員表示這是因為「RCEP缺乏對勞工與生態保護的要求,而且不應該讓中國制定遊戲規則,我們要掌握主動權。」
RCEP成立後,立刻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域貿易協定,區域內的成員及國內生產毛額(GDP)佔全球30%,不只超過歐洲聯盟的規模,也遠比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來得更大;如果運作成功,將在20年內削減近乎所有進出口貨物的關稅,並建立智慧財產權與電子商務的共同標準。
此外,中國近來愈發展現在國際舞台扮演角色的雄心,不只促成RCEP的成立,還申請目前由日本主導的CPTPP及智利、紐西蘭與新加坡倡議的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在電子商務及人工智能等領域建立共同標準;專家指出,DEPA是目前最有潛力成為下一個重要區域貿易依據的協定。(資料來源: udn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