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碰上產能擴增,年前紡織市場集中下單、下游瘋狂備貨?
自9月以來,聚酯市場一直籠罩在產能過剩預期的陰影中,近期利空出盡,檢修裝置的落實,價格也出現了止跌跡象。
近日中國商品期市PTA、乙二醇等多合約都有推動上漲的表現。而隨著貿易談判取得第一階段成果達成,後期聚酯市場上行又有了新的推動因素。
但從最近中國紡織市場的運行情況分析,雖有協議達成,但中國紡織市場並未如前幾次利好波動劇烈,商品期價漲跌有序並沒有對市場產生過多影響,整個聚酯市場依舊處於全年弱勢的狀態。
究其原因:短期內,或將使得聚酯原料止跌企穩,而貿易的利好多少提振了織造市場生產的信心,對從謹慎的備原料操作轉變至相對積極樂觀,對原料備貨庫存或有部分增加,也能夠使得聚酯工廠在年關到來的環節能夠加速去庫存,但市場進入年末,終端將進入開機率驟減的情況,加上織造今年資金相對緊張,對備原料的情況也不是太樂觀。
同時針對訂單情況下達,至該節點相對時間偏晚,目前關稅未加增也不存在去年末搶出口的情況,因此真正的訂單復甦情況,應該反映在明年年初。
長期看,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著市場的新走向。
1、貿易摩擦對紡織行業影響深遠,但不是唯一原因
加稅清單中涉及了中國絕大部分化纖、紗線、織物、地毯、產業用紡織品、服裝及家用紡織品,按照海關數據,中國每年出口美國的紡織服裝產品的貿易總額約為500億美元。
貿易壁壘直接造成了中國對美出口的紡織品服裝出現明顯下滑,其中化纖長短絲下滑最為迅速,可替代性較強,紗線對美的出口相對較樂觀。隨著關稅的提高,紡織品的出口將面臨較大困難,而服裝家紡產品的出口壓力將在2020年更為突出。
從中國主要出口市場數據來看,據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1-6月,中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量價齊跌,出口金額為665.74億美元,年成長率下降4.7%,服裝出口數量141.32億件,年成長率下降1.0%,服裝出口平均單價3.64美元/件,年成長率下降4.7%。貿易摩擦是造成中國出口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還包括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際紡織供應鏈佈局調整等因素,例如當前一些新興國家的國際貿易占比增長表現突出。
如今,貿易環境傳來利好消息,或對緊張的紡織形勢有所緩解,階段性訂單或市場信息得以恢復,但不確定因素仍很多,需警惕貿易形勢的反復多變。
2、景氣週期規律下的紡織化纖市場:正經歷產能過剩的深度調整
今年以來,包括PX、PTA、聚酯、織造等全產業鏈都在經歷著產能過剩,市場將在這一陰霾中深度調整。
從2017年開始,在長三角傳統紡織集群噴水織機數量驟減的同時,安徽、蘇北、湖北、江西等新興紡織集群的噴水織機卻出現了井噴的態勢。原本在江浙地區擁有100、200台織機的企業,轉移出去以後就變成了300、500台,噴水織機的整體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加。
而新興的噴水織機因為技術水平不達標,生產的產品較為同質化,最終造成了市場上常規產品過剩的局面。事實上,經過調查後發現,除了噴水織機外,經編機、噴氣織機的產能在近兩年裡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過剩。據統計,今年在市場行情並不樂觀的情況下,還將有12萬台的織機在各地上馬,同時在服裝消費端的萎縮直接導致了產品庫存的極度走高。
同樣的,產能過剩的陰霾也出現在了聚酯原料,接下來,中國PX瘋狂擴能,中國PX供應進一步增加。同樣也是中國PTA行業的投產高峰期,整體供應過剩預期增強。
(資料來源tex-asia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