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紡織印染外貿市場:請不要忽視非洲!
由於之前中非貿易主要是通過海運或人力從國外運到當地,時間成本和物流成本非常高物品種類也受局限,導致大部分非洲國家對輕工、紡織、服裝、五金、鐘錶、家電等產品的需求量猛增。近年來,隨著移動數據用戶的增長,網上交易勢頭也不可遏抑。
▲非洲市場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非洲人口高達12億,消費市場甚大,但物質貧乏。大到鋼鐵鋁材,機械設備,糧食,電動車,小到手機,義務製造的工藝品,再到生活用品比如嬰兒尿布,日用品尤其是塑料製品,禮品,裝飾品,燈飾,等等都是需求量極大的產品。
對非洲的物資和技術等輸出上,中國與印度的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在科研技術,採礦,製造和建築業我們佔據優勢,而在農業,紡織,食品等他們也同樣佔有優勢。
▲非洲將是紡織服裝行業最後一塊“新大陸”:
全球性的代工產業鏈從歐美傳遞到亞洲的日本、韓國、香港、台灣,最後再經過中國大陸,如今又逐步轉向了越南、柬埔寨這些東南亞國家,並已經延伸至非洲。其中,紡織服裝行業最為明顯。
這一切源於全球其它服裝市場的日益飽和以及膨脹的各種企業成本,而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非洲離歐美的市場近,還有重要的產棉區,客商也都"很好合作"。與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相比,東非國家除了勞動力廉價以外,把服裝運輸到歐洲或美國的費用更低。此外,2000年非洲國家與美國簽訂了特殊貿易協定,美國服裝進入非洲市場是免稅的。隨著非洲當地棉花產業的發展,可以採購本地資源進一步降低成本。
▲H&M、Primark國際巨頭開始從埃塞俄比亞採購:
國際巨頭H&M、Tesco、Primark等企業也已經開始從埃塞俄比亞採購,因為該國沒有最低月薪限制,對於不熟練的工人,月薪僅僅是35到40美元,明顯比緬甸的低很多。這些外國服裝商們在非洲國家非常受歡迎,他們也因當地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和能源獲利頗多。肯尼亞的服裝產業也正在發展,雖然該國的月薪大約120美元,但政府以豐富的獎勵吸引這些外商。
▲服裝業是非洲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世界紡織品服裝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以及棉花市場的重要客戶,主要是來自亞洲,其中中國占比較大。
紡織服裝業是非洲主要支柱產業之一,非洲東南部地區在非洲擁有最具活力的紡織行業,且是重要的產棉區,近年來更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中國企業可以為非洲東南部國家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方式,有助於提升當地生產流程;並嘗試將大規模服裝生產過程,實現服裝產業及其相關配套產業整體轉移到非洲東南部。(資料來源:info.texnet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