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中國信心崩盤 歐企亞太總部僅剩12%願留在上海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歐盟商會14日公佈2023/2024年度《上海建議書》,文中指出,去年上海因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封城與動態清零政策,擊垮了跨國企業的信心,僅12%歐企願意將亞太總部設在上海,多達500家中企也因此出走,轉往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

該建議書指出,高達92%的上海歐企因動態清零措施導致的供應鏈中斷,而出現營收虧損,間接重創上海的營商環境。報告說,上海作為跨國企業亞太總部的吸引力在過去10年逐漸消退,而疫情使人員流動受限,不少外企員工長達2年無法返回上海工作,許多人甚至永久撤離上海,調查顯示,僅12%歐企願意在上海設立亞太總部。

報導說,外籍人才流失的問題也十分嚴重。歐盟商會估計,德籍員工社區自上海封城後,約25%撤出中國,法籍、義大利籍員工社區則流失約20%人才。

歐盟商會副主席許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表示,外企貢獻上海經濟增長(GDP25%,繳交的稅賦佔上海33%,創造的工作機會也佔20%,內外銷和工業產值更分別佔66%30%,是上海經濟發展重要的一環。

對於撤出上海的歐企是否隨著中國解封而回流?許倍帝表示:「信心受損後,需要時間重建。所以,目前最新的流行語是分散投資和去風險化;企業現在多著眼於風險評估,因此,必須分散投資,過去對中國的投資,可能轉往如東南亞國家,須要一點時間重拾信心。」

中國歐盟商會的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也表示,現階段不管是商業夥伴、競爭者和供應商都處於觀望階段,也在探索亞洲其他城市或上海以外中國城市的可投資性。他說,「(中國)市場雖大,但外企關心的是能取得多少商機」。(資料來源: ec.ltn0215)☺

20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