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斷貨、缺料 成衣廠Q1營運挑戰大

疫情衝擊、部分供應鏈斷貨缺料,加上台幣升值、服飾消費端銷售停滯,交期延後,紡織下游成衣廠2月營運恐不樂觀;聚陽(14774日公布2月合併營收,創近15個月來單月低點。市場指出,成衣供應鏈斷貨、缺料情形比預期複雜,國內成衣代工廠首季營運挑戰將更加劇。

聚陽2月營收16.94億元,年衰退達18.39%。聚陽指出,此次供應鏈斷貨、缺料,主要是成衣的輔料部分,如鈕釦、吊牌等,聚陽約有五成輔料比重來自中國,而中國供應商復工比率仍低,輔料供貨的狀況並非十分穩定,產能因此下滑。

全球服飾市場、尤其是中國,受到疫情影響,銷售率直直落,品牌服飾受到的衝擊更大,在銷售率欠佳下,市場指出,已經有品牌廠為免庫存升高,再加上消費端需求降低,已要求成衣代工廠延期交貨,這也讓成衣代工廠的營運衰退加劇。

國內機能衣大廠儒鴻(1476)也面對供應鏈可能斷貨、缺料的疑慮;針對中國上游供應鏈備料的部分,儒鴻表示,公司已有解決方案,首先,盡量增加庫存,目前庫存可支應到4月初;另外,會和客戶洽商延後交期,最後一步,尋找其他的供應鏈來源。

儒鴻指出,目前進行的解決方案,執行相當順暢,2月營收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大,3月應可慢慢調整上來。

另外,近期台幣升值,也會影響成衣代工廠第一季營收及獲利;聚陽指出,成衣代工訂單多以美元計,台幣升值,已影響2月營收約2-3%。

羽絨衣大廠廣越(4438),雖然越南為主力產區,但中國嘉興廠與羽絨沐陽廠,受到當地疫情影響,目前產能多少會下滑。廣越預期,2月合併營收年減率會有一成上下。

交期延後、產能利用率下滑、台幣升值等不利因素交叉衝擊之下,法人預估,成衣代工廠2月營收衰退率都會超過一成。(資料來源:chinatimes0305)☺

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