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是美國也不是歐盟 中國最大貿易夥伴是她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協(中國稱「東盟」)進出口總值達到人民幣2.09兆元,年增長5.6%,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4.7%。東協已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

自《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升級版》去年10月全面生效後,中國與東協的經貿關係就持續升溫。北京經濟日報指出,目前中國已簽署的16個自由貿易協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簽署的時間最早,擁有的人口數量最大,覆蓋的發展中國家最多,同時也是第一個實現了全面升級的自貿區。

早在200010月,在第四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國便提出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倡議。200211月,《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20101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201910月,中國—東盟自貿協定的升級版議定書全面生效。

北京經濟日報指出,若論經濟規模,中國—東盟自貿區是繼歐盟、北美自貿協定之後,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GDP總和已超過15兆美元。

中國與東協的貿易額2019年達到6,416億美元,比2002年自貿區開始啟動時的548億美元增長了11倍多。

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14日在記者會中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東協出口總值達人民幣1.15兆元,增長3.4%;進口9,385.7億元,增長8.5%。上半年,東協已取代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李魁文歸納中國與東協貿易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電子製造產業聯繫緊密,帶動相關產品進出口大幅增長。李魁文表示,作為全球電子製造產業鏈的一部分,中國與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協國家產業聯繫密切,相關產品如集成電路等進出口規模不斷攀升。

今年上半年,中國自東協進口集成電路人民幣2,268.1億元,增長23.8%,占自東協進口總值的24.2%,對東協出口集成電路896.8億元,增長29.1%,占對東盟出口總值的7.8%。集成電路進出口貿易活躍,拉動中國與東協貿易增長3.2%

二、對越南、馬來西亞、泰國進出口穩步增長,拉動中國對東協貿易整體增長5.7%。今年上半年,中國與越南進出口增長18.1%,中國與泰國進出口也成長9.2%,對越南、泰國外貿增長合計拉動中國與東協貿易增長5.7%

三、去年10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協議書》對所有協定成員全面生效,在原產地規則、貿易通關協定、服務貿易、投資領域等方面都降低了門檻,進一步釋放自貿區實施的紅利,促進了雙邊農產品貿易發展。

李魁文說,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協農產品進出口達人民幣1,370.5億元,增長13.2%,拉動與東協貿易增長0.8%

(資料來源:udn0714)☺

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