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新研究顯示:去年義大利時尚產業貿易順差200億歐元
2018年義大利時尚行業附加值增速預計將達到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近兩倍。作為時尚商業供應鏈中的佼佼者,義大利向來是全球時尚行業中獨一無二的區域,這一點在某種程度上連法國也要“退讓三分”。而從出口和高端市場層面而言,義大利的優勢則更為明顯。近日,義大利最大的銀行集團Intesa Sanpaolo聯合聖保羅銀行的研究辦公室開展了一項針對2018年至2022年義大利,歐盟及歐盟域外國家時尚系統發展趨勢的分析預測,從優劣勢方面各自進行了深度研究。
Intesa Sanpaolo所分析的時尚系統涵蓋了紡織,服裝及鞋履行業.2017億意元,占到了義大利製造業總附加值的10%,從業總人人數達50萬人約占到義大利總就業人口的15.5%。此外,Intesa Sanpaolo還預測2018年義大利時尚系統的附加值預計將實現1.8%的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的預計增速為1%),而2019年至2022年期間的年均漲幅將達1.5%。
Intesa Sanpaolo的首席經濟學家Gregorio De Felice表示:“義大利時尚系統的這些數據原本就呈現積極態勢,而與歐洲的其他國家相比,這一積極態勢則更為明顯。在歐盟內,義大利時尚系統所產生的附加值佔銷售額的比例為33.9%,約是英國(12.2%)的三倍,更是遠高於德國(10.6%),西班牙(8.2%)和法國(7%),並且由於區域結構的特殊性和高端市場領域的專業化,其他歐盟域內國家在時尚系統中與義大利的差距幾乎是不可能填補的。“
進出口差額層面,義大利的時尚系統更是勢不可擋。2017年義大利時尚系統的貿易順差高達200億歐元,同一時期英國,德國和法國三者的的貿易逆差分別為210190和139億歐元。
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產品製造被轉移到了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在這一大環境下義大利的紡織服裝行業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並且市場份額有所下滑,但是已經在設法進行重新定位以重獲優勢.Gregorio De Felice強調說:“義大利時尚系統2017年的出口額高達510億歐元,其中約有70%來源於高端市場。儘管面臨著來自亞洲國家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競爭,義大利時尚系統卻迎難直上,進一步凸顯在質量方面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義大利在奢侈品領域一直保持著重要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鞋履和皮革皮具這兩大細分市場中。全球的高端鞋履產品中,約有16%為“義大利製造”,而義大利的皮革皮具產品則佔據了全球高端皮革皮具市場的21%“。
義大利時尚系統的優勢除了延伸至眼鏡,美妝產品和珠寶首飾等細分行業的整體供應鏈中,其獨特之處還在於“高度組織化的典型產業集群”。義大利的時尚產業集群擁有許多組織層面的優勢,在歷史的進程中得以對手工藝和工業的技藝和知識進行保護。此外,義大利時尚系統的許多企業都為土生土長的中小型企業,他們與各自的區域有著深刻的聯繫,因此會自然而然地對社會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傾注更多關注。這一點在Gregorio De Felice看來將成為這些義大利時尚企業在未來供應鏈發展中的一大競爭優勢。
除去中小型企業外,義大利時尚系統中也有著許多大型企業和“行業領軍者”.Gregorio De Felice表示,Intesa Sanpaolo在針對義大利時尚系統的研究過程中發現,這些作為“行業領軍者”的企業往往與當地的分供方及第三方生產商保持了緊密的聯繫,這使得他們的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且具備了實現個性化定制的可能性,此外還具有靈活性,可靠性和勞動力專業化等特徵。這些特徵都是亞洲或東歐的時尚系統難以媲美的。
Intesa Sanpaolo數據顯示,2021年之前義大利時尚系統中高端市場附加值將實現約420億歐元的增長。為了保持其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優勢,義大利時尚系統必須在可持續發展,質量和創新三個方面進行持續的投資:
對於可持續發展的投資僅僅是短期內的成本,但是無論從短期,中期還是長期角度來看,這一投資都將為環境和社會的發展節約更多資源;
質量始終是影響供應鏈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印度和孟加拉國等新興國家正在提升自己的產品尤其是服裝產品的質量,因此義大利時尚系統必須與時俱進;
創新則包括製造流程,數字化和B2B及B2C電商平台的使用等方面,線上渠道在出口市場中扮演的角色已經越發重要,從2008年到2017年年,歐洲人在線上平台購買服裝和體育用品的比例已經從13%增長至了37%。(資料來源:tex-asia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