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紡織業盼政策及時雨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災情前所未見,從中國大陸延燒到歐美,不止讓東京奧運延期,也讓歐美國際運動賽事停擺,在NIKE、ADIDAS等全球服飾連鎖實體店面封店,銷售業績大幅下滑,轉向供應鏈要求延單、砍單,國內紡織產業首當其衝,不論是上游的遠東集團、中游的台南紡織及力麗集團,以及過去幾年業績傲人的下游成衣代工廠儒鴻、聚陽,都已對今年的紡織產業環境景氣,由年初的審慎樂觀,現在都趨於謹慎保守。
台灣的紡織產業,在全球高端機能性、運動休閒、環保節能等服飾領域的市場地位,都居領導廠商,市占率也都數一數二。
不過,隨著疫情波及全球服飾消費市場,實體店面關店、連鎖通路減少,機能、運動休閒服飾業績滑落,電商平價服飾在宅經濟的推動下躍為主流,做為全球機能性服飾領導地位的台灣紡織供應鏈,所受的衝擊,短期應會比中國大陸、孟加拉、東南亞等主要生產平價服飾的新興市場來的大。
國內紡纖業者就指出,此波疫情究竟何時平息,誰也不敢預測,加上疫情造成的油價大跌,也連動紡纖原料酯粒、加工絲價格向下修正,雙重打擊下,這波風暴對產業衝擊之大,是金融危機以來從所未見。
為把風險降到最低,政府及相關單位實在應該未雨綢繆、持續關注追蹤產業現況,適時伸出一把手,畢竟,台灣紡織產業在全球高端服飾供應鏈的領導地位,是累積幾十年的努力辛苦建立起來的!(資料來源:chinatimes0421)☺
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