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GDP連3季正成長仍不敵高通膨 日首相出手抑制物價上漲
根據NHK報導,日本4到6月的GDP實質成長2.2%,連續3季呈正成長,主要是外食和飯店業等個人消費所帶動。然而,薪資追不上物價漲幅的問題仍持續。
NHK記者:「能源及食品等物價上漲,對(民眾)生活造成衝擊,昨(15)日和GDP一起發表的4到6月雇用者報酬,也就是薪資,與前期相比實質上減少了0.9%,連續兩期呈現負成長。」
近來小麥粉等原材料的進購價格就上漲了10%,業者只好將成本轉嫁消費者。麵包店經營者石原千花子表示,「豬排三明治是賠錢在賣,店面販賣價如果不漲到500元(日幣),可能很難持續。」
為了抑制物價、緩解家庭負擔,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已經指示農林水產省,控制進口小麥的販賣價格,「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麵包、麵類等製品的漲價,是非常迫切的問題。」也承諾政府將持續採取大膽的對策。
疫情再次升溫、全球經濟成長預期減緩,也都為日本經濟能否持續恢復,增加未知數。
另一方面,許多東南亞國家,4到6月的GDP也都較去年同期成長。包括馬來西亞成長8.9%、菲律賓增加7.4%,以及印尼成長5.4%。主要的原因是燃煤出口增加,以及開放國境、國外觀光客人數成長。但高通膨同樣是一大隱憂,根據統計,泰國與新加坡6月消費者物價來到14年最高漲幅。(資料來源:news.pts0816☺)
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