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報導】108年度「紡織人才培訓班」活動報導
▲紡織人才培訓班講師林教授清安與學員於結訓典禮後大合照
台灣區絲織公會多年來辦理各式培訓課程均頗受好評,今年受經濟部工業局補助辦理「紡織人才培訓班」,於本(2019)年8月1日開始至9月5日結訓。為協助業者快速培訓紡織人才,提升工作效能,以利承續發展,特邀請逢甲大學纖維及複合材料系(原紡織工程系)林教授清安,自纖維、紡紗(長纖加工絲及短纖紗)、織布(梭織、針織及不織布)、染色、印花至後整理加工等紡織相關領域知識,有系統地進行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精闢講授。
此次課程配合經濟部工業局補助辦理,為學員負擔50%學費,更為鼓勵中南部會員參加,來自苗栗至彰化的中部會員員工,每人每日減收300元,來自彰化以南原會員員工,每人每日減收500元,用以補助交通費,除針對中南部會員學員交通費外,更致贈所有參與課程的學員本會所出版之專書「紡織產業工程入門」專書、「微利時代下台灣紡織業的經營策略」、「2018年台灣紡織品新趨勢發表會新產品發表資料冊」、絲織園地季刊第101期「中小企業的人才與經營策略」、第102期「如何運用學校資源促進紡織業發展」、第103期「2018年經濟前瞻與景氣預測」、第104期「善盡社會責任-台北科技大學研發能量介紹、運用與業界服務」、「日本經貿選譯叢書系列一本」及絲織公會會員名錄,全程報名加送「智慧染整—精進浸染實務關鍵192則」專書,共10冊價值4,900元的紡織專書。
林教授為本次課程編撰「紡織產業工程入門」,為本會出版之紡織工具書(約600頁),此書將林教授近年來課程講義刪繁留簡、去蕪存菁,整理從五大系列包含一、纖維的分類、性質與基礎知識;二、紗線的分類、製程、特性與應用;三、梭織(交織)、針織及不織布分類、製程分類與用途介紹;四、染色、印花的基本原理、製程介紹與染料的分類;五、織物整理加工的分類、熱定型、抗菌防臭及棉織物等整理加工介紹的紡織知識共含八大章節,內容由淺入深提供紡織相關廠商之非紡織工程背景的員工(包含工程、工務、設計和業務員工)都能了解的專業入門教材。
全課程6天共36小時,使來自各不同領域紡織企業的學員能夠吸收各項紡織知識;課程A講述纖維紡絲工程和紡紗工程的製程原理、製程科技及產業應用,從通用的紡織纖維、高性能與高機能性的纖維分類與各別介紹、合成纖維加工絲製造方法、特性與應用,並介紹紡織用纖維的性質等基本概念;課程B介紹交織(梭織)、針織織造工程和不織布(非織物)製造工程的製程科技、織物組構及產業應用,其中介紹紗量的計算、組織結構、撚向、支數等專業知識,並包含棉紡、毛紡、梭織物、針織物及不織布的製程簡介與用途發展等工作細節;課程C教授紡織品染色、印花、整理加工的原理、科技及產業應用,將紡織業各項產品後端的整理加工一一介紹,並由原理、分類到工程方法詳細介紹,對各個不同背景的學員皆受益極大。
此次課程報名參加人數十分踴躍,每日上課人數平均達74人,而學員於課程結束後填寫的意見調查表皆給予本會極佳的回饋,對於林教授的細心指導亦是讚譽有加,本會接受所有意見與指教,並將此次意見彙整參考,做為明年辦理課程的改善依據,也期待未來的課程皆能一次比一次更好。
▲紡織人才培訓班其中兩組學員由林教授清安(中)頒發結業證書後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