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報導】106年「紡織人才培訓班」報導

「紡織人才培訓班」活動報導

106年紡織人才培訓班.jpg

台灣區絲織公會多年來辦理各式培訓課程均頗受好評,今年受經濟部工業局補助辦理「紡織人才培訓班」,於本(2017)83日開始至97日結訓。為協助業者快速培訓紡織人才,提升工作效能,以利承續發展,特邀請逢甲大學纖維及複合材料系(原紡織工程系)林教授清安,自纖維、紡紗(長纖加工絲及短纖紗)、織布(梭織、針織及不織布)、染色、印花至後整理加工等紡織相關領域知識,有系統地進行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精闢講授。

此次課程配合經濟部工業局補助辦理,為學員負擔50%學費,更為鼓勵中南部會員參加,來自苗栗至彰化的中部會員員工,每人每日減收300元,來自彰化以南原會員員工,每人每日減收500元,用以補助交通費,除針對中南部會員學員交通費外,更致贈所有參與課程的學員本會所出版之專書「紡織產業工程入門」,並依其報名堂數致贈「印染整理與特殊加工技術」、「高科技紡織品之研發趨勢與製作實務」、「微利時代下台灣紡織業的經營策略」、「台灣因應中國大陸紡織業發展的策略、「長纖梭織業網際網路資源應用實務」及「2016年台灣紡織品新趨勢發表會新產品發表資料冊」等7本共價值3200元的紡織專書。

林教授為本次課程編撰「紡織產業工程入門」,為今年本會新出版之紡織工具書(600),此書將林教授近年來課程講義刪繁留簡、去蕪存菁,整理從五大系列包含一、纖維的分類、性質與基礎知識;二、紗線的分類、製程、特性與應用;三、梭織(交織)、針織及不織布分類、製程分類與用途介紹;四、染色、印花的基本原理、製程介紹與染料的分類;五、織物整理加工的分類、熱定型、抗菌防臭及棉織物等整理加工介紹的紡織知識共含八大章節,內容由淺入深提供產業會員廠之非紡織工程背景的專業員工及新進員工(包含工程、工務和業務員工)都能了解的專業入門教材。

全課程6天共36小時,使來自各不同領域紡織企業的學員能夠吸收各項紡織知識;課程A講述纖維紡絲工程和紡紗工程的製程原理、製程科技及產業應用,從通用的紡織纖維、高性能與高機能性的纖維分類與各別介紹、合成纖維加工絲製造方法、特性與應用,並介紹紡織用纖維的性質等基本概念;課程B介紹交織(梭織)、針織織造工程和不織布(非織物)製造工程的製程科技、織物組構及產業應用,其中介紹紗線的分類、撚度、撚向、支數等專業知識,並包含棉紡、毛紡、梭織物、針織物及不織布的製程簡介與用途發展、組織結構等工作細節;課程C教授紡織品染色、印花、整理加工的原理、科技及產業應用,將紡織業各項產品後端的整理加工一一介紹,並由原理、分類到工程方法詳細介紹,對各個不同背景的學員皆受益極大。

此次課程報名參加人數十分踴躍,每日上課人數平均達95人,其中C課程更有110人參與,而學員於課程結束後填寫的意見調查表皆給予本會極佳的回饋,對於林教授的細心指導都讚譽有加,更有多位學員提出是否能增開班數的要求,本會接受所有意見與指教,並將此次意見彙整參考,做為明年辦理課程的目標依據,也期待未來的課程皆能一次比一次更好。

學員參與心得

立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王鼎傑

  連續六週的紡織人才培訓班課程,老師帶我們從纖維紡絲工程的纖維、高分子(聚合體)開始介紹,纖維的製造讓我們對紡織陌生到了解,最深刻的是在敘述結晶和非結晶,TgTsTm 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何纖維加熱軟化、染色,我們可以從下列三個方式去了解,當Tg < 染色溫度 < Ts,當Tg < 布料、電燙 < < Ts , Tg < 皺摺布 < < Ts , 讓我更了解紡織的內容,接下來的紡紗工程,我們可以從紡紗的字意了解是指綿狀纖維紗或長纖維生產的過程,在交織織物工程的單元裡介紹交之物的規格表示和交織物的用紗量、針織物針織工程主要分成緯編針織(Weft Knitying)和經編針織(Warp Knitting)兩大類,不織布製造工程裡介紹不織布(非織物)之分類,最主要是根據製造方式來分類,主要區別為乾式法和濕式法,從紡織品染色工程到最後的加工應用,在染色的工程,讓我非常有興趣的是染色作用的目的和基本要素,利用色料(包括染料和顏料)讓纖維材料著色,也就是利用纖維、色料、助劑、溶媒(包括水或溶劑)等相互間發生的作用,稱之纖維材料染色作用,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材料纖維,從不同的官能基去了解說要如何染色,染色作用的基本原理,染色熱力學即染料能否對纖維上染(或稱染著),上染(或稱染著)可能達到的程度及所謂染色平衡,即染色動力學及染料上染(染著)纖維的快慢(上染速率 = 染色速率),所謂上染(染著)就是指染料捨染液(或其他物質)而向纖維轉移並將先為染透(染完成)的過程。

纖維和染料或顏料之間的結合是靠共價鍵、離子鍵、配位鍵、凡得瓦爾力或氫鍵,往往都要考慮染料分子間、染料和纖維間、染料和水(或溶劑)間、染料與助劑間之相互影響及吸著作用,老師在上課會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我們了解,講解非常的詳細,在每個該注意的重點會特別提醒我們,即使不是紡織科系,也能了解並且對紡織有一定的觀念,謝謝老師和紡織工程開的課程,受用無窮,紡織在生活中與我們息息相關,結合化學應用讓生活更好。

 

流亞科技有限公司 黃乙城

本人為黃乙城,是流亞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專員,敝公司為了滿足新的工業革命來臨,提供了很多完善的機器設備與規劃能力於染整產業於工業4.0的升級與產程提升,而於此次的紡織課程中,從紡織業的上游(纖維)開始到下游的染整業,即是我現時最需要的課程與能力之一,為了提供給客戶完善的相關知識能力,與專業的態度,在此次課程中真的獲益良多,由於敝公司只指派我一人前來學習,我也在下課後整合了上課的資料與知識,希望未來都能介紹新同事來學習或者做一個知識的傳承。

上課時,有收到一本蠻厚的教材,當我翻開後,起初有一點驚訝,裡面盡是大量的化學式,我心想此課程最後會往是化學課程路線走否,事實不然,透過林教授的整合教學,化難為簡,讓我這外行人,都可以輕鬆聽懂裡面的原理,由其是塑膠粒如何變成織線,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與我原本的想法完全不同,透過上課過程中,即可明白整個流程,而到了染整階段課程,上課中提到染料分子向纖維內部擴散時,透過不同的溫度與染色時間的曲線中,最後是以低溫→高溫→低溫的染色法,即為敝公司LA-PH專為尼龍纖維的染色時,透過穩定控制染缸中酸性程度,在染色途中,即可輕易的控制溫度來上色,減少人為控制中後的變化,達到不同染缸上色後可以均勻。

每週一天的上課教學,教室位置也非常便利就在捷運站旁,上課時建議都坐在前排位置,比較容易專心吸收,好像回到求學時的過程,很棒。

最後還是想說,非常榮幸的有此機會來聽取林老師的課程,真的對我受益許多,不只在工作上、生活上,這些紡織、纖維等知識都非常實用,上課教室環境也很好,有提供咖啡與小零食,謝謝公會給予此學習環境。

謝謝

永建企業有限公司 姜秀榮

感謝台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舉辦「紡織人才培訓班」,參加對象非常有彈性,不僅給予紡織產業上、中、下游各從業會員或非會員人員參加,而且開放給協力廠商、貿易商以及有興趣者,可選擇學習全系列或部分系列課程的機會,對於非紡織產業工程背景的後學,是充實基本功的最佳機會,所以決定報名全系列(ABC)三個系列6天的學程。

感謝葉秘書長親自主持教授開課前的引言,特別介紹上課經典教材的由來。是因為講師林教授自2015年首次開課,每場次學員都近百名,提問熱絡與相互討論,學員反應極佳,口碑相傳之餘,有多家大企業或上市公司要求包班上課。2016年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的重視與協助,絲織工業同業公會2015年舉辦「紡織人才培訓班」三期的經驗,以及林教授將講義更精進、更實務、更嚴謹,整理編撰成為「紡織產業工程入門」專書。

課程架構為(ABC)三個系列各兩天,合計6天,於開課第一天葉秘書長已清楚說明。以每兩天為單元的課程有考核,是經濟部工業局有補助的規定,重視培訓班的實際成效-立即驗收。考核的方式與內容,在課堂上會提醒,採取開放式考核,答案都在「紡織產業工程入門」專書內。

在紡拓大樓17樓教室門口之服務臺,課程第一天自承辦人李先生與王小姐處,取得「紡織產業工程入門」專書以及贈送相關專業書籍,A4紙張500多頁的教材,有許許多多的紡紗、織布、染色、印花、整理加工…等專業術語,以及分子結構、化學公式、化工原料名稱、代號…等,眼睛都花了…。

講師林教授不愧為是教學理論與實務經驗豐富的名教授,一眼就看出學員們的心裡,馬上打預防針,首先由輕鬆風趣的故事開場白,將(ABC)三個系列課程架構,以及教學方做提綱挈領的講授說明,不但將北、中、南部教學實務融合市場趨勢,還告知紡織產業已經逐步轉型為整合性的科技產業,將臺灣紡織產業上、中、下游的新商機點明…。僅第一天上課,就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三個系列課程名稱分別是:

A.纖維紡絲工程和紡紗工程的製程原理、製程科技及產業應用。

B.交織(梭織)、針織織造工程和不織布(非織物)製造工程的製程科技、織物組構及產業應用。

C.紡織品染色、印花、整理加工的原理、科技及產業應用。

每週一天的課程持續六週,葉秘書長非常的溫馨,除了上午、下午的中場休息時間有熱茶、咖啡、餅干等點心補充能量之外,還有每次午餐便當都額外加菜,而且是接受學員推薦的明星餐館佳餚輪流品嚐。

中場休息與午休時間,是上、中、下游各從業學員交流時間,後學贊成多位熱心同業之建議,學員可以自由參加組成LINE群組,結訓後保持持續交流的機會。明天(9/7)即將是結訓日期,再次感謝台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團隊與林教授的指導與教誨,感恩。

佐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彰慶

 

    首先,感謝公司願意提供這個培訓機會給我,雖然敝司屬中小企業,但也在花式紗線的產業中努力近三十個年頭,也算是看盡紡織產業的起起落落。

    公司經營的期間,無論是研發、生產、行銷等,總不免遇上很多問題,每當在面對困難的當下,老闆總是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甚至嘗試著從問題的源頭去找出可能的原因及其處理方式,並進而引導同仁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與方法。因此,類似此課程之各個專業領域的基礎課程,老闆都會鼓勵我們去參加,以加強同仁各種專業的基礎觀念,無形間亦逐漸提升公司的水平。

 

    此次參加共六日的『紡織人才培訓班』全課程,由林清安教授親自授課,課程內容由基礎原理至紡織應用,自纖維種類、紡紗原理(長纖加工絲及短纖紗)、織布方式(梭織、針織及不織布)、各類染色、印花方法至後整理加工等紡織專業相關領域知識,課程內容的安排非常有系統,並且結合理論與林教授本身之實務經驗,畢竟紡織專業的領域相當廣泛,此課程安排對於紡織相關知識不熟悉的同仁有極大的助益,是非常好的基礎培訓課程。

    另外,在授課期間發覺,林教授之教學經驗非常豐富,於每回課程之說明中,一開場,林教授總能藉由板書及口頭說明,將艱深的專業內容以簡潔易懂的口說方式使學員理解相關原理,並引領同學進到每個課程的專業領域中,這樣的教導能力絕對是架構在厚實的專業背景與豐富的教學經驗上,若有對於紡織專業領域不熟悉的同仁,個人將十分推薦參加此課程。   

最後,特此感謝台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為了協助企業培訓紡織專業人才而主辦此紡織人才培訓課程,以及林清安教授對於紡織專業上無私的教學熱忱與奉獻,感謝您們的付出。

昱昇企業有限公司  吳則言

當時偶然從網路上得知台灣區絲織公會有舉辦「紡織人才培訓班」的訊息,就馬上決定參加課程,對於剛剛從電子轉業從事紡織的我來說,能夠跟許多紡織業先進一起研習紡織相關的課程,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這次絲織公會的課程讓我收穫很多,從纖維紡紗、紡絲製造工程到梭織針織結構與製造,再到染色、印花以及後整理加工,課程設計上相當緊湊且完整,再透過有豐富教學與實作經驗的林清安教授的講授,讓許多紡織產業的先進在工作百忙之餘,可以來這邊與林教授請教實作上遇到的困難,也讓像我這種紡織業的新進人員,在沒有本科背景的條件下,透過林教授本身經驗淬練過的精華傳授,也能吸收了許多在實務上寶貴的知識。

在這裡也很感謝絲織公會能提供這樣的課程,因為這樣的課程是很全面性的,可以說是紡織產業從業人員的ABC,從業務人員、製程人員、採購人員以及貿易商都可以從一個大方向的講述中去印證自己在工作上所遇到的狀況,如果有細部的問題也可以透過與林教授一對一的對談中得到回應,特別是對新進人員來說,這樣的課程能夠讓你馬上了解這個產業生態,上下游的關係以及你所處的公司在這個產業中的定位,你也可以想想自己在紡織產業中的職涯發展方向,同時也可藉由這樣的活動與同行互動,紡織產業要繼續注入新血,也就更需要絲織公會這種角色。能讓年輕人更了解紡織業在做什麼,紡織是怎麼一點一點改變人類的生活,而不是一昧消極的抱持紡織在台灣已是夕陽產業的錯誤觀念,而不知紡織產業也一直在進步,一直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在這裡我再一次的感謝林教授與絲織公會舉辦這樣的培訓活動,也更期待將來能有更多的機會能再參加類似的培訓課程,能和更多紡織產業先進一起成長,對台灣紡織產業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